缓存为什么要是用Redis,而不是使用MongoDB呢

缓存需要具备访问速度快、跨语言支持、成本效益高和大容量等特性。Redis基于内存,支持持久化,且提供键值对存储,完全符合这些需求。相比之下,MongoDB作为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不擅长缓存数据,更适于存储大文件,而Redis专注于缓存,拥有丰富的数据结构和API,使其成为当前缓存领域的首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缓存所要具有的基本特征:

  • 访问速度快,不然我直接去数据库查岂不是更好,毕竟就是为了提升某些常态化数据的提取速度和减轻数据库压力,才去使用缓存模块

  • 支持的存储方式要符合多方面的系统需要,比如不同语言编写的系统交互,是不是要去查询他同一个缓存

  • 要比单纯读数据库更加节约成本

  • 能保存的数据量要够多,这样才能放得下足够多的缓存,不然我放上十条八条的数据就满了,这成什么样了

为什么不使用MongoDB呢:

  1. 首先Redis完全符合上面我们说的几个特征,并且还是基于内存的,可持久化的数据库,并且是非常友好的Key-Value键值对的方式存储

  1. 而MongoDB数据库作为非结构化的文件数据接,其功能和特征并不能支持大多数的缓存数据的存放,只会徒劳增加成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