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在今天的博客中,我将简单的带各位了解一下,Linux中引导过程及服务控制,满篇好文,收藏点赞最好转发哦~
一:Linux操作系统引导过程
1.引导过程总览图
2.具体步骤
1.开机自检
服务器主机开机以后,将根据主板 BIOS 中的设置对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键盘等设备进行初步检测,检测成功后根据预设的启动顺序移
交系统控制权,大多时候会移交给本机硬盘。
总结:检测出第一个能够引导系统的设备 比如硬盘或光驱
2.MBR引导
当从本机硬盘中启动系统时,首先根据硬盘第一个扇区中 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记录)的设置,将系统控制权传递给包含操作系统引导文件的分区;或者直接根据
MBR 记录中的引导信息调用启动菜单(如 GRUB)。
总结:运行放在MBR扇区里的启动GRUB引导程序
3.GRUB菜单
对于 Linux 操作系统来说,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统一启动加载器)是
使用最为广泛的多系统引导器程序。系统控制权传递给 GRUB 以后,将会显示启动菜单给
用户选择,并根据所选项(或采用默认值)加载 Linux 内核文件,然后将系统控制权转交给
内核。需要注意的是,CentOS 7 采用的是 GRUB2 启动引导器。
总结:GRUB引导程序通过读取GRUB配置文件/boot/grub2/grub.cfg,来获取内核和镜像文件系统的设置和路径位置
4.加载Linux内核
Linux 内核是一个预先编译好的特殊二进制文件,介于各种硬件资源与系统程序之间,
负责资源分配与调度。内核接过系统控制权以后,将完全掌控整个 Linux 操作系统的运行过
程。在 CentOS 系统中,默认的内核文件位于“/boot/vmlinuz-3.10.0-514.el7.x86_64”。
总结:把内核和镜像文件系统加载到内存中
5.init进程初始化
为了完成进一步的系统引导过程,Linux内核首先将系统中的“/sbin/init”程序加载到内
存中运行(运行中的程序称为进程),init 进程负责完成一系列的系统初始化过程,最后等待用户进行登录
总结:加载硬件驱动程序,内核把init进程加载到内存中运行
GRUB2与grub的区别
1)支持多种文件系统格式
2)在grub中stage1 stage1-5 stage2已经被取消
3)grub2使用模块机制,通过动态加载需要的模块来扩展功能,这样做的好处允许core镜像更小
4)支持自动解压
5)配置文件的不同最明显的。/boot/grub/grub.conf已经被/boot/grub2/grub.cfg
/boot/grub2/grub.cfg.。即使你用ROOT用户也不要编辑,该文件会在每次执行grub2-mkconfig后自动执行
/etc/default/grub 是改变引导菜单外观的主要配置文件
/etc/grub.d/* 各种用于生成grub.cfg的脚本文件,每次执行grub2-mkconfig时会执行里面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