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实验报告

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关于IP协议的内容,包括IP协议的基本概念、分组转发规则、IP分片原理,以及IP地址的分配方法,特别是CIDR地址块的使用。同时,还探讨了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地址解析中的作用。实验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IP报文格式、IP地址配置以及ARP命令的使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
实训报告二

所在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导师及职称 柯宗武 教授
提交时间 2022.3.29

网络层实验报告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 黄石 435002)
1 IP分析
1.1背景知识
1.1.1 什么是IP协议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的缩写,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目前常用的版本是IPv4。设计IP协议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实现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IP协议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为了能适应异构网络,IP强调适应性、简洁和可操作性,并在可靠性做了一定的牺牲。IP不保证分组的交付时限和可靠性,所传送分组有可能出现丢失、重复、延迟或乱序等问题。IP协议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IP编址方案、分组封装格式以及分组转发规则。
1.1.2 IP分组的转发规则
路由器仅根据网络地址进行转发。当IP数据包经由路由器转发时,如果目标网络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则直接将数据包交付给目标主机,这称为直接交付;否则,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查找路由信息,并将数据包转交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这称为间接交付。路由器在间接交付中,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目标网络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如果没有路由,但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如果两者都没有,则丢弃数据包并报告错误。
1.1.3 什么是IP分片
一个IP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可能需要经过多个不同的网络。由于各种物理网络的链路层都有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限制,例如,以太网的MTU是1500;因此,当路由器在转发IP包时,如果数据报的大小超过了出口链路的最大传输单元时,则会将该IP分组分解成很多足够小的片段,以便能够在目标链路上进行传输。这些IP分片重新封装一个IP包独立传输,并在到达目的主机时才会被重组起来。
1.2 实验配置说明
拓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实验目的
1.熟悉IP的报文格式以及关键字段的含义。
2.掌握IP地址的分配方法。
3.理解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的流程。
1.4 实验步骤
1.4.1任务一:观察数据包的封装以及字段变化
初始化所有设备的ARP表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IP数据报的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opywei

你的鼓励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