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class="navbar" :style="{ height: navbarAreHight + 'px' }">
const query = uni.createSelectorQuery().in(instance.proxy);
query
.select('#search')
.boundingClientRect((data) => {
navbarAreHight.value = data.bottom + rpxToPx(30);
console.log(navbarAreHight.value,)
})
.exec();
uni.createSelectorQuery()是Uni-app提供的API,用于查询页面上的节点信息。.in(instance.proxy)指定了查询的页面实例,instance.proxy可能是当前页面的Vue实例的代理对象。
query.select('#search').boundingClientRect((data) => { ... }).exec();
.boundingClientRect((data) => { ... })是一个回调函数,当查询结果准备好时,会执行这个函数。
data参数包含了被选元素的布局位置信息,如top、left、bottom、right、width、height等。
在回调函数内部
data.bottom是被选元素底部相对于页面顶部的距离(单位px),rpxToPx(430)是一个函数调用,其作用可能是将30rpx(Uni-app中的相对单位,可以根据屏幕宽度自动缩放)转换为px。
这样,navbarAreHight的值就是#search元素底部距离页面顶部的距离加上一个额外的、经过转换的30px高度。
uni.createSelectorQuery()小程序查询元素位置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17 14:36:3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