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64
說書人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网络 :交换——堆叠
堆叠分类IStack :盒式交换机的堆叠技术CSS :框式交换机的堆叠技术**典型园区组网之一 **CSS + Eth-Trunk + iStack堆叠优势优势简单各层设备均使用堆叠技术,逻辑上设备数量少,网络拓扑简单,无需部署XSTP破环协议高效各层设备间使用Eth-Trunk链路聚合技术,负载分担算法灵活,链路利用率高可靠堆叠技术同链路聚合技术结合使用,各层物理设备形成双归接入组网,调高网络可靠性IStackIStack定义智能堆原创 2021-11-11 23:03:29 · 3156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交换——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配置思路交换部分eht - trunk创建VLAN划入VLANtrunk干道STPSTP生成树配置时,将接入层的接口做沉默接口SVIVRRP将在该SVI上做VRRPDHCP汇聚层设备做一样的池塘,配置相同大型三层架构网关可以配置在核心交换机、也可以配置在汇聚交换机(该交换机下还连接其他交换机)超大规模的网络网关尽量在汇聚交换机,避免普通PC影响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不会记录PC的MAC,接口down、up使得生成树震动影响整个网络原创 2021-10-10 00:22:03 · 2102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协议——NAT
NAT网络地址转换 — ip地址转换,在数据包经过路由器时,修改包中的源或者目标ip地址;最常用于私有网络访问公有网络时,仅公、私有IP地址转换;种类静态NAT动态NAT一对一、多对多一对多、多对多配置地方NAT的所有配置均在边界路由器上进行,华为设备在边界路由器的公有ip地址所在接口一对一(静态)将内部私有地址与公有地址进行一对一转换主要用于在内部网络又对外部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缺点 :占用IP地址[r2-GigabitEthernet0/0/2]原创 2021-10-08 21:28:58 · 164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ACL
ACL:访问控制列表作用1、访问控制—在路由器流量进或出的接口上,定制列表,匹配流量后产生动作—允许、拒绝2、定义感兴趣流量 — 帮助其他的策略技术抓取流量分类标准 – 仅关注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扩展 – 关注数据包中的源、目标ip地址,目标端口号或协议号匹配规则至上而下逐一匹配,上条匹配按上条执行,不再查看下条华为设备默认隐含允许所有Cisco设备默认隐含拒绝所有配置:标准ACL由于标准ACL仅关注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为避免误删,调用时尽量靠近目标;标准列表原创 2021-09-14 21:16:21 · 615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DHCP详解
DHCP服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用于统一分发管理IP地址CSC模式 :一个服务器加多个终端网络中大部分设备都可以成为DHCP服务器,为了上网的稳定,网关的稳定,服务器IP必须固定。DHCP的意义不需要手动的去配置ip地址以及其他的网络参数,避免了手动 配置参数时出现的错误率和冲突率。成为DHCP SERVER 的条件该设备必须存在接口或网卡连接到所需要投放IP地址的广播域内该接口或网卡原创 2021-09-08 20:58:58 · 1707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ARP协议
ARP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意义 :通过对端的IP或MAC地址来获取对端的另一个地址基于广播,通过对端IP来获取对端MAC地址(通过不存在的MAC全F,强制交换机进行广播,从而找到目标)。三种ARP正向ARP已知对端IP地址,通过二层广播来获取对端MAC地址反向ARP已知对端MAC地址来求对端IP无故ARP地址冲突检测,设备在刚使用一个IP地址,向外进行正向ARP,被请求IP地址为自己的IP地址。网络中有人应答则说明IP地址冲突。ARP工作流程本地发送A原创 2021-08-15 14:31:03 · 635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路由器、交换机
路由器路由器的作用路由器是互联网的枢纽,是连接英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路由器的出现有了网络层,同时也作用在OSI模型的第三层,提供了路由与转发两种重要机制,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数据。路由器会将洪泛流量挡住,让单播流量经过,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是一个广播域的边界,路由器的两个接口不能在同一广播域路由器的接口IP叫做网关路由器的转发机制当一个数据包进入路由器后,路由器查看目标MAC,MAC为组播、广播、自己的MAC则进行解封装,其他MAC则丢弃原创 2021-08-07 18:51:20 · 1156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IPV4
IPv4地址定义: IPV4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作用 :用于逻辑寻址在以太网中通讯基于IP地址和端口号IPv4的分类 : 存在A B C D E 五类;快速区分类别 ,关注第一个8位注 :只有单播地址可以作为源IP地址,也可以作为目标IP地址;其他地址只能作为目标IP地址A ,B,C都为单播地址,但默认的子网掩码长度不同实际网络中将使用VLSM技术将IP地址进行划分后来部署,故原创 2021-08-04 15:03:53 · 831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TCP、UDP 详解
传输层打游戏,看电影等常规上网,流量都是间歇性的;而下载的时候是连续的。当前时代的上网形式为共享型上网形式,网络上发包发的都是小包,大包被挤可能会报废。MTU — 最大传输单元,最大1500字节端口号 :0—65535;用于区分终端设备的各个程序进程,服务器的各种服务,1–1023为注明端口,静态端口,固定分配给各种服务;1024—65535为高端口,动态端口,随机分配给各个进程1–1023注明端口,静态端口,固定分配给各种服务;分配给服务器1024—65535高端口,动态端口原创 2021-08-02 14:31:09 · 262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 :基础——TCP/IP协议栈道
TCP/IP协议栈道:实际网络真正使用的模型,7层模式仅作为参考模型PDU — 协议数据单元层协议数据单元应用层数据报文传输层数据段网络层数据包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物理层比特流包的大体样子2层头部3层头部4层头部数据2层尾部MACIPTCP\UDP校验盒每一层都有校验盒跨层封装跨层封装只能跨一次跨层封装用于直连设备间的协议通讯路由器的OSPF没有四层 , 交换机 STP跨到二层 , 只有原创 2021-07-30 20:51:11 · 843 阅读 · 1 评论 -
网络 :基础——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 七层模型应用层抽象语言(声音,图像,文字) —>编码表示层编码 —>二进制会话层应用程序的会话区分,提供会话层地址,为应用程序设定规则(建立,管理,终止会话)传输层分段 端口号 TCP/UDP网络层逻辑寻址,通过逻辑地址来寻找不同广播域的电脑IP(Internet协议)等多种协议数据链路层核心—介质访问控制–控制物理硬件,和进行物理寻址MAC地址只是众多的二层地址中的一种,MAC是以太网专用,不是唯一原创 2021-07-26 17:01:48 · 10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