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上使用Kubeadm搭建Kubernetes集群
最近因工作原因,需要学习Kubernetes,那搭建一个Kubernetes集群环境来进行实践操作就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比较方便的是使用Kubeadm来进行环境搭建,但是笔者在网上找到的教程都相对较老了,所以记录了一下自己搭建的全过程。如果大家在按照此教程搭建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我再修正此文。
文章目录
1. Ubuntu虚拟机
1.1 使用VMWare安装Ubuntu
-
首先,下载ubuntu镜像,我使用的版本是ubuntu-20.04.2-live-server-amd64.iso,链接:
Ubuntu-20.04.2-live-server-amd64 -
我使用的软件是VMWare,其它软件类似。首先选择镜像文件,也就是刚才下载的iso文件。
-
填写一些基础的安装信息,我这里演示的是安装master节点,所以全部输入的值都是master。
-
填写虚拟机名称,然后安装位置自己决定。
-
这边可以设置下磁盘容量,我这里使用的是默认值20GB,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
这一步可以自定义硬件配置,比如cpu核数和内存大小等,我这里因为是演示用,所以也是直接使用的默认值,2c4g的基础配置。设置好之后,直接点击完成,就会进入Ubuntu系统安装。
1.2 Ubuntu安装过程
-
选择系统语言,这里使用的是English
-
选择keyboard语言,这边也是默认是英文。
-
这一步骤进行网络的初始配置,一般使用默认值即可。
-
这一步设置网络代理,一般使用默认值即可。
-
这里设置软件镜像源,因为安装过程中会同时安装一些初始软件,如果使用默认值,整个安装过程会非常缓慢。这里建议换成清华的软件镜像站: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
磁盘配置,这里我使用默认值。
-
点击Continue。
-
基础配置,可以设置主机名、用户名、用户密码等,这一步需要谨慎设置,后面登录系统的初始用户即是在这里设置的。我这边配置的值都是master。
-
设置安装SSH。
-
这一步罗列了一些软件,有绿色勾的代表默认安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经过上面这些步骤的配置后,就会进入系统安装过程。根据硬件资源和网络情况,安装的时长不等,我大概花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期间可以通过view full log查看安装的详情,有问题可以根据log提示进行修复。
这里记录一个问题:正常来说,安装几分钟后就会自动重启,然后启动ubuntu系统,我碰到的问题是安装的时候已经提示Install complete,但是界面上的running 'curtin hook’一直在转圈:
这时候我进入view full log界面,发现All upgrades installed,也就是其实已经正常安装完成:
于是我直接手动Reboot,就可以正常重启ubuntu了。这个似乎是个bug,详见:https://bugs.launchpad.net/subiquity/+bug/1912957
然后按照同样的方式,再搭建一个名为node1的Ubuntu系统。
这时候我们就拥有了两个Ubuntu系统,master和node1,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就是之后安装Kubernetes时对应的Master Node和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