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用来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语句。表达这样的逻辑:如果符合条件,则反
复执行循环体里的语句。在每次执行完后都会判断一次条件是否为 True,如果
为 True则重复执行循环体里的语句。
循环体里面的语句至少应该包含改变条件表达式的语句,以使循环趋于结束;否
则,就会变成一个死循环。
二、break语句
break语句可用于 while 和 for 循环,用来结束整个循环。当有嵌套循环时,break 语句只
能跳出最近一层的循环。
while True:
a = input("请输入一个字符(输入 Q 或 q 结束)")
if a.upper()=='Q':
print("循环结束,退出")
break
else:
print(a)
三、continue语句
continue 语句用于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多个循环嵌套时,continue 也是应用于最
近的一层循环。
empNum = 0
salarySum= 0
salarys = []
while True:
s = input("请输入员工的薪资(按 Q 或 q 结束)")
if s.upper()=='Q':
print("录入完成,退出")
break
if float(s)<0:
continue
empNum +=1
salarys.append(float(s))
salarySum += float(s)
print("员工数{0}".format(empNum))
print("录入薪资:",salarys)
print("平均薪资{0}".format(salarySum/empNum))
四、else语句
while、for 循环可以附带一个 else 语句(可选)。如果 for、while 语句没有被 break 语句
结束,则会执行 else 子句,否则不执行。语法格式如下:
while 条件表达式:
循环体
else:
语句块
或者:
for 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循环体
else:
语句块
salarySum= 0
salarys = []
for i in range(4):
s = input("请输入一共 4 名员工的薪资(按 Q 或 q 中途结束)")
if s.upper()=='Q':
print("录入完成,退出")
break
if float(s)<0:
continue
salarys.append(float(s))
salarySum += float(s)
else:
print("您已经全部录入 4 名员工的薪资")
print("录入薪资:",salarys)
print("平均薪资{0}".format(salarySum/4))
五、循环代码优化技巧
- 尽量减少循环内部不必要的计算
- 嵌套循环中,尽量减少内层循环的计算,尽可能向外提
- 局部变量查询较快,尽量使用局部变量
#循环代码优化测试
import time
start = 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
result = []
for m in range(10000):
result.append(i*1000+m*100)
end = time.time()
print("耗时:{0}".format((end-start)))
start2 = 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
result = []
c = i*1000
for m in range(10000):
result.append(c+m*100)
end2 = time.time()
print("耗时:{0}".format((end2-start2)))
六、zip()并行迭代
names = ("高淇","高老二","高老三","高老四")
ages = (18,16,20,25)
jobs = ("老师","程序员","公务员")
for name,age,job in zip(names,ages,jobs):
print("{0}--{1}--{2}".format(name,age,job))
七、列表、字典、集合推导式
推导式是从一个或者多个迭代器快速创建序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将循环和条件判断结合,
从而避免冗长的代码。推导式是典型的 Python 风格,会使用它代表你已经超过 Python 初
学者的水平。
列表推导式生成列表对象,语法如下:
[表达式 for item in 可迭代对象 ]
或者:{表达式 for item in 可迭代对象 if 条件判断}
>>> [x for x in range(1,5)]
[1, 2, 3, 4]
>>> [x*2 for x in range(1,5)]
[2, 4, 6, 8]
>>> [x*2 for x in range(1,20) if x%5==0 ]
[10, 20, 30]
>>> [a for a in "abcdefg"]
['a', 'b', 'c', 'd', 'e', 'f', 'g']
字典的推导式生成字典对象,格式如下:
{key_expression : value_expression for 表达式 in 可迭代对象}
```python
>>> my_text = ' i love you, i love sxt, i love gaoqi'
>>> char_count = {c:my_text.count(c) for c in my_text}
>>> char_count
{' ': 9, 'i': 4, 'l': 3, 'o': 5, 'v': 3, 'e': 3, 'y': 1, 'u': 1, ',': 2, 's': 1, 'x': 1, 't': 1, 'g': 1, 'a': 1, 'q': 1}
集合推导式生成集合,和列表推导式的语法格式类似:
{表达式 for item in 可迭代对象 }
或者:{表达式 for item in 可迭代对象 if 条件判断}``
>>> {x for x in range(1,100) if x%9==0}
{99, 36, 72, 9, 45, 81, 18, 54, 90, 27, 63}
八、函数的基本概念
- 一个程序由一个个任务组成;函数就是代表一个任务或者一个功能。
- 函数是代码复用的通用机制。
Python 函数的分类
Python 中函数分为如下几类: - 内置函数
我们前面使用的 str()、list()、len()等这些都是内置函数,我们可以拿来直接使用。 - 标准库函数
我们可以通过 import 语句导入库,然后使用其中定义的函数 - 第三方库函数
Python 社区也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库。下载安装这些库后,也是通过 import 语句导
入,然后可以使用这些第三方库的函数 - 用户自定义函数
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显然也是开发中适应用户自身需求定义的函数。今天我们学习的
就是如何自定义函数。
九、形参和实参
def printMax(a,b):
'''实现两个数的比较,并返回较大的值'''
if a>b:
print(a,'较大值')
else:
print(b,'较大值')
printMax(10,20)
printMax(30,5)
十、返回值详解
return 返回值要点:
- 如果函数体中包含 return 语句,则结束函数执行并返回值;
- 如果函数体中不包含 return 语句,则返回 None 值。
- 要返回多个返回值,使用列表、元组、字典、集合将多个值“存起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