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中,端口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端口激励(Port)和场源激励(Field Source)。常见端口类型如下:
1、波导端口:
-
适用场景:常用于计算无线长波导,如矩形波导、同轴线、微带线等。
-
特点:提供良好的模式匹配,精度较高;需要设置端口尺寸、模式(如TE10模式)和工作频率;适用于高频和宽频带仿真。
2、离散端口:
-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简单馈电的结构,如PCB走线、微带线等。
-
特点:不需要复杂的模式计算,用户需手动设置线性阻抗(通常为50Ω);可设置为电压源、电流源或阻抗源;分为Edge port(点对点)和Face port(面对面),建议使用Face port以减少部分电感。
3、多芯端口:
-
适用场景:适用于多芯同轴线、多条微带线或带状线构成的PCB等结构。
-
特点:可在一个端口上定义多个信号特性,例如查分对;适合复杂的多信号传输。
4、其他端口类型
-
同轴端口:适用于同轴线结构。
-
微带端口:适用于微带线结构。
端口选择建议:
1、根据结构选择:
-
波导结构和同轴线优先波导端口。
-
简单的传输线或PCB走线可以使用离散端口。
-
多芯线或差分对使用多芯端口。
2、根据精度需求选择:
-
需要高精度时,优先选择波导端口。
-
对于快速仿真或简单模型,离散端口是较好的选择。
3、根据信号类型选择:
-
需要定义电压、电流或阻抗时,使用离散端口。
-
需要多信号传输时,使用多芯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