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抽象
Java语言中,用abstract关键字来修饰一个类时,这个类叫作抽象类。抽象类是它的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的集合,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的类。抽象类可以看作是对类的进一步抽象。在面向对象领域,抽象类主要用来进行类型隐藏。
abstract class Plane {
public abstract void Fly();
public abstract void land();
}
class Copter extends Plane{
public void Fly(){
System.out.println(“直升机起飞”);
}
public void land(){
System.out.println(“直升机着陆”);
}
}
class Jet extends Plane{
public void Fly(){
System.out.println(“喷气式飞机起”);
}
public void land(){
System.out.println(“喷气式飞机着陆”);
}
}
class StudyFl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lane p1=new Copter();
Plane p2=new Jet();
p1.Fly();
p2.land();
}
}
二、抽象的特点
抽象类,其修饰符必须为public或者protected,不能是private,因为创建抽象类,就是要被其他类继承,用private修饰了,则不能被子类继承,子类便无法实现该方法。
抽象类不能用来创建对象,即抽象类不能被直接实例化,要通过其普通子类进行实例化。
如果一个普通子类继承于一个抽象父类,则该类一定要重写实现该父类的抽象方法。如果该子类仍然是一个抽象类,这也是允许的,就不必重写实现该父类的抽象方法,但必须用abstract修饰。
抽象级别:抽象类是对整体类的抽象,包含属性和方法。
实现类的范围不同:抽象类,其实是从子类中提取共性部分,然后抽象出来,反之,子类继承该父类就可以了,也就是说里面的抽象方法一般来自同一个类别。
设计方式不同:抽象类是要先有子类,然后才抽象出父类,是一种从下往上的构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