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器
1.属性选择器:根据属性来做查找
标志:中括号[]
常见书写方式
1)[属性名字]====只要带有这个属性即可
2)[属性名字="属性值"]===精准查找,要求属性名和属性值必须完全一致
3)[属性名字~="值"]===模糊查找,要求属性值满足其中的一个单词即可
4)[属性名字*="值"]===更模糊查找,要求属性值满足其中的一个字即可
5)[属性名字^="值"]===要求以。。。开头
6)[属性名字$="值"]===要求以。。。结尾
2.伪类选择
1)结构伪类(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
:first-child====找第一个
:last-child=====找最后一个
:nth-child()=====正着数
数字====写几就是找第几个
2n或者even===找偶数
2n+1或者odd===找奇数
:nth-last-child()====倒着数。
2)目标伪类
:target
必须结合锚点一起使用
谁被激活了就可以做一些。。。事情
3)否定伪类
:not(你要否定的标签)
4)动态伪类
:link
:visitied
:hover
:active
:focus=====焦点
5)UI状态伪类
:enabeld=====可用状态
:disalbled====禁用状态
:checked===默认选中状态
::section====实现鼠标滑过一段文字后的高量效果
3.层级选择器(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
1.后代选择器 标志:空格
2.子代选择器 标志:大于号
3.兄弟选择器
+:只能找到挨在一起的下一个兄弟(找亲弟弟)
~:找下面所有的兄弟(找所有的弟弟)
二、阴影
盒子阴影:box-shadow:水平位置 垂直位置 模糊度 大小 颜色 inset(不写就是外阴影,写了就是内)
文本阴影:text-shadow:水平位置 垂直位置 模糊度 颜色;
都支持多阴影,一组之间逗号隔开
三、自定义字体
创建方式
@font-face{
font-family:"你的字体名字";
src:url(字体素材的路径);
}
四、背景
1.背景的颜色:background-color
2.背景的图片:background-image
3.背景图片的平铺规则:background-repeat
repeat
repeat-x
repeat-y
no-repeat
4.背景图片的位置:background-position
5.背景图片的固定:background-attachment
fixed
scroll
新增=========================================
1.背景图片的起点background-origin
border-box===== 将起点设置在边框线之上
padding-box==== 将起点设置在内间距之上(默认值)
content-box===将起点设置在内容上
要想研究清楚起点:建议将边框线画成虚线或者点线,让背景图片不要平铺。
2.背景图片的裁切(规定背景图片的绘制区域的)background-clip
border-box===可以一直绘制到边框线之上(默认值)
padding-box===可以绘制到内间距之上
content-box===可以绘制到内容区之上
研究裁切的时候建议让背景图片平铺。
3.背景图片的大小:background-size(重点重点)
1.自己写数值,第一个是宽度 第二个是高度,建议调整宽度即可
单位可以写px,也可以写百分比(百分比是相对于图片当前所在盒子而言的)。
2.写官方提供的单词
contain:等比例缩放,在缩放的时候只要由一个边铺满了,就会立即停止(会出现有一个边留白的现象)
cover:等比例缩放,要求铺满整个盒子为止(会出现有一个边被裁切)
4.多背景图
写多背景图的时候建议使用简写方式
注意:一组与一组之间逗号隔开
先写的会覆盖后写的
如果用了多背景图,还要写背景的颜色,这个颜色不建议写在简写方式里面,最后另起一行单独写一个background-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