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章—摄影元素构成
6.1-影像的构成
- 影像的构成: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影调、线条、色彩
- 主体
- 画面内容主要体现
- 结构中心
- 不需要出现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但要强调突出
- 如何突出主体
- 黄金分割点:处于画面的2/3,井字的4个焦点
- 明暗法:主体在亮处,辅体在暗处
- 虚实法:主实,辅虚
- 视线引导法:借助陪体/画面中的其他表现事物来引导观众去关注画面中的主体
- 线条对比法:主直辅曲/主曲辅直
- 色彩反差法/色彩对比法:主体和背景在色彩上有对比关系

6.2-影像语言的画面构成—背景
- 陪体、前景可不存在,但主体、背景一定存在,且主体存在,背景一定存在
- 背景/后景
- 概念:是主体背后的景物,充分为主体服务
- 作用
- 交代主体所在环境
- 交代主体身份特征
- 丰富画面构图
- 注意
- 要选择与主体有着紧密关系的环境特征的背景
- 背景本身不能干扰到主体形象,要衬托主体
- 背景本身是画面层次的重要保障
- 背景是情绪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部分黑色背景-体现孤单
-
- 信息引领/减少对主体的干扰
- 前景的视觉冲击:近大远小的机变;背景的视觉冲击:无限延展的空间,要选择那些更加具有空间纵深感的环境
6.3-影像语言的画面构成—陪体
-
陪体
-
概念:与主体有着紧密关系的对象,对画面内容的补充
-
作用
-
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实现内部完善的结构,进而实现单镜头叙事
-
均衡画面,丰富层次
-
渲染气氛,画面更加自然、更富有生活情趣
-
-
-
单镜头叙事:在一个镜头内部形成对一个事物的原因的探析
-
主陪体间可以互换,但不可随意互换,会影响主题


6.4-影像语言的画面构成—前景
- 前景
- 概念:镜头前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 位置:四边/角,实/虚像,框形/遍布画面
- 作用
- 视觉冲击,比如:高处攀岩
- 框架装饰,重新构图
- 视觉引导,比如:前景圆形视角-->偷拍
- 内容提示补充,比如:交代季节
- 遮挡画面中次要/干扰性信息
若笔记存在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