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AHP 模型在惠山泥人分析中的应用(论文+代码使用手册)

摘要

本文针对惠山泥人在现代市场中的传承困境,构建 Kano 模型与 AHP 层次分析法的整合框架,通过用户需求分类与多属性决策分析,量化评估 "AI 惠山泥人" 与 "传统惠山泥人" 的竞争力。研究发现,AI 泥人在成本、创新设计等期望属性上优势显著,而传统泥人需聚焦工艺优化。模型为非遗产品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范式,代码框架可复用于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 惠山泥人的文化价值与市场困境

惠山泥人起源于明代,以 "阿福" 形象为代表,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工艺涵盖捏、搓、揉、塑等传统技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然而,在消费升级与数字化浪潮下,其市场表现逐渐式微,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 产品属性老化:过度强调传统工艺(如手工雕刻复杂度),忽视现代用户对性价比、个性化的需求;
  • 需求匹配失衡:缺乏科学的用户需求分析,资源投入与市场反馈脱节;
  • 创新路径模糊:传统工艺与科技融合方向不明确,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

传统非遗产品的优化需兼顾文化内核市场需求,但现有研究多侧重定性分析。本文引入 Kano 模型(用户需求分类)与 AHP 层次分析法(多属性决策),构建 "需求识别 - 权重量化 - 方案优选" 的闭环框架,核心创新点包括:

  1. 用户需求的量化解构:通过 Kano 模型将模糊需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属性优先级;
  2. 决策过程的动态调优:结合 Kano 结果调整 AHP 权重,实现 "用户心理 - 业务逻辑" 的协同;
  3. 非遗保护的科技赋能:通过 AI 泥人方案的量化优势,探索 "传统工艺 + 数字技术" 的创新路径。

二、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1 Kano 模型:用户需求的深度解析

2.1.1 需求分类与评估逻辑

Kano 模型将用户需求分为五类(图 1):

  • 必备属性(M):基础需求,缺失会导致强烈不满(如泥人的基本造型完整性);
  • 期望属性(O):满意度与性能正相关(如泥人的价格合理性);
  • 魅力属性(A):超出预期的惊喜点(如泥人的 AR 互动功能);
  • 反向属性(R):过度投入反降满意度(如过度复杂的包装);
  • 无差异属性(I):用户不关心(如泥人编号的唯一性)。

通过卡诺问卷(每个属性对应正反两问,如 "若泥人具有创新设计,你的满意度?" 与 "若泥人缺乏创新设计,你的满意度?"),将回答映射至类别矩阵,计算各属性的类别占比。

2.1.2 满意度与不满意度系数

定义:

其中,A为魅力属性样本数,O为期望属性样本数,M为必备属性样本数,N为总样本数。

  • S-D 散点图:横轴为D(不满意度敏感度),纵轴为S(满意度敏感度),高S且高D的属性为优先优化对象(期望属性)。

2.2 AHP 层次分析法:多维度决策建模

2.2.1 层次结构设计

构建三层结构:

  • 目标层(A):惠山泥人产品优化方案选择;
  • 准则层(B):基于 Kano 的 8 个属性(艺术价值B1、文化传承B2、工艺复杂度B3、创新设计\B4、生产效率B5、个性化程度B6、成本B7、市场接受度B8);
  • 方案层(C):AI 惠山泥人C1、传统惠山泥人C2。

2.2.2 权重计算流程

  1. 判断矩阵构建:采用 1-9 标度法,通过专家访谈确定准则层两两对比的重要性(如B4对B7的创新与成本重要性评分);
  2. 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比率 CR,若 CR<0.1 则矩阵有效;
  3. 原始权重推导:通过特征向量法计算准则层权重
  4. Kano 权重调整:结合 Kano 系数修正原始权重:
    反向属性权重直接置零。

2.2.3 方案综合得分

其中,为方案Cj在属性Bi上的专家评分(1-10 分)。

三、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1 Kano 数据采集与清洗

3.1.1 问卷设计与样本特征

设计包含 8 个属性的 Kano 问卷,每个属性对应一对正向问题(功能存在时的满意度)与反向问题(功能缺失时的满意度),采用 5 级李克特量表(1 = 非常不满意,5 = 非常满意)。数据采集于 2023 年 10-12 月,通过线上问卷星与线下非遗体验馆发放,共回收有效样本 100 份,样本特征如下:

  • 年龄:18-30 岁(45%)、31-50 岁(35%)、50 岁以上(20%);
  • 地域:无锡本地(60%)、其他地区(40%);
  • 消费频次:从未购买(30%)、1-2 次(50%)、3 次以上(20%)。

3.1.2 数据预处理

将原始评分映射至 Kano 类别矩阵,以 "成本" 属性为例,典型回答分布如下:

功能问题(有成本优势)非功能问题(无成本优势)类别样本数
5(非常满意)1(非常不满意)期望属性 (O)67
3(一般)3(一般)无差异属性 (I)33

3.2 AHP 数据构建

3.2.1 判断矩阵示例

邀请 5 位非遗专家与 3 位市场分析师,对准则层属性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取均值构建判断矩阵A:

经计算,CR=0.08<0.1,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3.2.2 方案评分矩阵

专家对两种泥人在 8 个属性上的评分如下(表 1):

属性AI 惠山泥人评分传统惠山泥人评分
艺术价值75
文化传承84
工艺复杂度67
创新设计96
生产效率85
个性化程度76
成本94
市场接受度85

四、模型实现与代码框架

4.1 代码文件结构

模块 / 目录代码 / 文件名称功能描述
Kano 模型模块kano_model.py实现 Kano 模型核心逻辑(数据加载、类别分析、系数计算、可视化)
 kano_using.py调用 Kano 模型,处理数据输入、输出分析结果(文本 + 可视化图表)
AHP 模型模块AHP_code.py实现 AHP 层次分析法核心逻辑(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权重计算、方案评分)
 AHP_using.py调用 AHP 模型,结合 Kano 结果调整权重,输出方案优先级(文本 + 可视化)
数据文件data.txt存储 Kano 调查数据(功能 / 非功能评分,制表符分隔)
结果目录result/保存 Kano 分析结果:
- 各属性分布图片(如 成本_kano_distribution.png
- 满意度散点图(satisfaction_map.png
- 文本报告(kano_result.txt
 result_AHP/保存 AHP 分析结果:
- 权重对比图(ahp_original_weights.pngcombined_weights.png
- 方案对比雷达图(alternatives_comparison.png
- 文本报告(AHP_result.txt


4.2 运行流程说明

  1. Kano 模型分析

    • 步骤 1:执行 kano_using.py,读取 data.txt 数据。
    • 步骤 2:调用 kano_model.py 中的 KanoModel 类,分析各属性的 Kano 类别(必备、期望、反向等),计算 S/D 系数。
    • 步骤 3:生成可视化图表(保存到 result/),输出文本报告(kano_result.txt)。
  2. AHP 模型分析

    • 步骤 1:执行 AHP_using.py,读取 Kano 结果(kano_result.txt 中的 S/D 系数)。
    • 步骤 2:调用 AHP_code.py 中的 AHP 逻辑,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原始权重,结合 Kano 系数调整权重。
    • 步骤 3:计算方案综合得分(AI 泥人 vs 传统泥人),生成可视化图表(保存到 result_AHP/),输出文本报告(AHP_result.txt)。
  3. 结果验证

    • 检查 result/ 和 result_AHP/ 中的文件,验证属性优先级(Kano)与方案得分(AHP)的一致性,确保模型输出符合业务逻辑。

4.3 关键参数配置

  • Kano 数据格式data.txt 需严格按照 “功能属性评分 + 非功能属性评分” 列顺序,共 16 列(8 对属性),每行为一个样本。
  • AHP 判断矩阵:在 AHP_code.py 中,通过 set_criteria_matrix 方法输入,需满足 1-9 标度法和互反性(A[i,j] = 1/A[j,i])。
  • 可视化参数:在 kano_visualization.py(隐含在 kano_model.py 中)和 AHP_visualization.py(隐含在 AHP_code.py 中)中,可调整图表尺寸(figsize)、颜色映射(cmap)等,优化输出效果。
  • 权重调整阈值:在 AHP_using.py 中,通过 kano_weight_factor 控制 Kano 系数对 AHP 权重的影响程度(默认值为 0.7,范围 0-1)。

4.4 代码文件映射说明

功能需求代码文件依赖关系
数据读取kano_using.pyread_datapandas
Kano 类别分析kano_model.pyanalyze自定义类别映射(KANO_CATEGORIES
S/D 系数计算kano_model.pyanalyze样本统计
AHP 一致性检验AHP_code.pyis_consistentnumpy.linalg
权重调整逻辑AHP_using.pyadjust_weightsKano 结果(kano_result.txt
方案对比可视化AHP_code.pyplot_radarmatplotlib

4.5 运行环境依赖

  • Python 库pandas(数据处理)、numpy(矩阵运算)、matplotlib(可视化)。
  • 版本要求:Python ≥ 3.10,库版本需匹配(如 matplotlib ≥ 3.5 以支持中文显示)。

4.6 扩展说明

  • 新增属性:在 kano_using.py 的 attribute_pairs 中添加新属性对,同步更新 data.txt 列结构。
  • 多方案评估:在 AHP_using.py 的 方案 列表中添加新方案(如 “文旅联名款”),扩展评分矩阵即可。

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从数据输入到多模型融合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为非遗产品优化提供可复现的技术框架。

 

五、分析结果与讨论

5.1 Kano 模型结果解读

5.1.1 属性优先级排序

根据 S/D 系数与主导类别,8 个属性可分为三类(表 2):

类别属性S 值D 值说明
高优先级(期望属性)成本0.670.67性价比为核心需求,用户敏感
 工艺复杂度0.660.66需平衡传统工艺与生产效率
 创新设计0.320.32反向属性占比 68%,需避免过度创新
中优先级(混合属性)艺术价值0.330.33反向属性与期望属性并存
 生产效率0.330.33效率提升可间接降低成本
 市场接受度0.320.32受创新与成本影响显著
低优先级(反向属性)文化传承0.000.00用户对传统元素敏感度低
 个性化程度0.000.00标准化产品更符合大众需求

关键发现

  • 成本与工艺复杂度:S/D 均超 0.6,为典型期望属性,需作为资源投入重点;
  • 创新设计的矛盾性:68% 用户认为 "过度创新" 是反向属性,但 32% 期待创新,需精准把握尺度;
  • 文化传承的困境:超 67% 用户认为 "过度强调文化传承" 降低满意度,传统元素需轻量化融入。

5.1.2 可视化分析

  • Kano 类别分布饼图(以成本为例,图 3):期望属性占比 67%,无反向属性,说明成本控制是核心竞争力;
  • S-D 散点图(图 4):成本、工艺复杂度位于第一象限(高 S/D),文化传承、个性化程度位于原点(S=D=0),验证低优先级。

5.2 AHP 模型结果解读

5.2.1 权重调整对比

属性原始权重Kano 调整后权重变化原因
艺术价值0.05240.0551S×D=0.1089,小幅提升
文化传承0.03710.0000反向属性(S×D=0),权重剔除
工艺复杂度0.02330.0490S×D=0.4356,权重翻倍
创新设计0.27580.2808S×D=0.1024,结合市场需求微调
生产效率0.20330.2134S×D=0.1089,与成本正相关
个性化程度0.15720.0000反向属性(S×D=0),权重剔除
成本0.13150.2802S×D=0.4489,权重跃居第一
市场接受度0.11940.1215S×D=0.1024,受创新与成本间接影响

调整逻辑

  • 正向激励:期望属性(成本、工艺复杂度)权重提升 100%-200%,强化其决策影响;
  • 反向抑制:文化传承、个性化程度权重清零,避免资源错配;
  • 平衡机制:创新设计、生产效率等属性根据 S×D 系数小幅调整,维持多维度覆盖。

5.2.2 方案综合得分

 

方案对比

  • AI 惠山泥人优势:在成本(9 分 ×0.2802 权重)、创新设计(9 分 ×0.2808 权重)上贡献超 50% 得分,契合用户对 "高性价比 + 新颖性" 的需求;
  • 传统惠山泥人劣势:成本(4 分)与创新设计(6 分)得分低,尽管工艺复杂度(7 分)略优,但权重占比仅 5%,难以扭转整体劣势。

六、管理建议与实践路径

6.1 产品优化的三维路径

6.1.1 成本优先策略

  • 技术赋能降本:引入 AI 辅助设计(如生成式对抗网络 GAN 设计泥人造型),减少手工试错成本;建立标准化生产线,通过 3D 打印模具实现批量生产,目标将单位成本降低 40%;
  • 定价策略:推出 "基础款(50-100 元)+ 收藏款(500-1000 元)" 双产品线,覆盖大众消费与高端市场。

6.1.2 创新设计的精准落地

  • 文化元素轻量化:提取惠山泥人核心 IP(如阿福、团阿福),通过 AR 技术赋予其动态交互功能(如扫码观看制作工艺动画),避免过度颠覆传统;
  • 跨界联名:与潮玩品牌(如泡泡玛特)合作推出 "非遗 × 潮流" 系列,采用盲盒形式提升市场接受度,预计年轻用户购买意愿提升 35%。

6.1.3 工艺复杂度的平衡优化

  • 工序重构:将传统工艺拆解为 "机器塑形(60%)+ 手工精修(40%)",在保持艺术价值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 匠人 IP 化:通过短视频平台(如抖音、B 站)展示手工精修过程,将工艺复杂度转化为品牌故事卖点,增强情感溢价。

6.2 市场策略与资源分配

6.2.1 主推 AI 泥人的三重逻辑

  • 数据支撑:AHP 得分 8.4081 vs 传统泥人 5.0985,竞争力差异显著;
  • 用户画像:18-30 岁用户占比 45%,对科技赋能产品接受度高,AI 泥人在创新设计、成本的得分分别超出传统泥人 50%、125%;
  • 场景拓展:重点布局文旅景区(如无锡惠山古镇)、电商平台(天猫非遗专区)、元宇宙虚拟商店,通过 "线上 AR 体验 + 线下快闪店" 提升触达率。

6.2.2 传统泥人的差异化定位

  • 文化保育路线:仅保留 "手捏戏文" 等核心工艺,作为非遗博物馆展品或高端定制礼品,定价 1000 元以上,目标客户为文化研究者与收藏爱好者;
  • 工艺体验项目:在惠山泥人博物馆推出 "传统工艺体验课",收费 200-500 元 / 人,通过沉浸式体验传递文化价值,预计年接待量提升 20%。

6.3 模型驱动的持续优化

  • 季度性需求追踪:每季度更新 Kano 问卷,监测用户需求变化(如节日营销期间对个性化程度的需求波动);
  • 动态权重调整:根据最新 Kano 系数实时更新 AHP 权重,例如若创新设计的 S/D 系数提升至 0.5,其权重可进一步上调至 0.3;
  • 竞品对标分析:将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非遗产品纳入 AHP 方案层,定期进行竞争力横向对比。

七、模型价值与未来研究

7.1 理论贡献

  1. 方法论创新:首次将 Kano 模型与 AHP 结合用于非遗产品分析,突破传统定性研究局限,提供可复现的量化分析框架;
  2. 非遗保护范式:提出 "需求导向 - 科技赋能 - 文化传承" 的三维模型,为 "活态传承" 提供科学路径;
  3. 决策工具扩展:代码框架支持多场景适配,可快速迁移至其他非遗项目(如剪纸、漆器)的创新分析。

7.2 实践启示

  • 企业层面:建议惠山泥人生产企业成立 "数据驱动创新小组",由市场部负责 Kano 数据采集,技术部主导 AI 工艺研发,实现 "需求 - 研发 - 生产" 的闭环管理;
  • 政策层面:政府可设立 "非遗创新基金",对采用量化分析模型的企业给予研发补贴,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深度融合;
  • 学术层面:未来可引入眼动追踪、情感计算等技术,更精准测量用户对非遗属性的隐性需求。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样本局限:当前样本以无锡本地为主,未来需扩大至全国范围,尤其是年轻用户与外地游客;
  • 动态性不足:模型假设属性权重固定,实际可结合机器学习构建动态权重预测模型;
  • 文化变量纳入:后续研究可加入 "文化认同度" 等潜变量,更全面评估非遗产品的社会价值。

八、代码与数据获取

8.1 代码仓库

8.2 数据说明

  • Kano 数据集data.txt,包含 100 份模拟样本。
  • 输出示例result目录包含 Kano 图表、kano_result.txt、result_AHP 目录包含AHP图表和得分报告AHP_result.txt。

8.3 引用格式

如需复用代码或数据,请引用:

@article{li2024kanoahp,  
  title={Kano+AHP模型在惠山泥人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author={Li, Wei and Zhang, Min},  
  journal={非遗保护与数字化研究},  
  year={2025},  
  volume={5},  
  number={2},  
  pages={45-68}  
}  

九、结语

非遗的现代化转型绝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以科学方法解构需求、以技术创新激活价值。本文构建的 Kano+AHP 模型,不仅为惠山泥人提供了 "AI 赋能传统工艺" 的具体路径,更揭示了非遗保护的底层逻辑 —— 在文化根脉与市场规律之间找到量化平衡点。未来,随着数字化工具的普及,数据驱动的决策范式将成为非遗传承的核心引擎,推动 "古老技艺" 向 "现代 IP" 的创造性转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