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机制的矩阵操作物理意义究竟是什么?
attention的qk的结果是什么意义?经过softmax后是什么意义?和v做相乘又是什么意义?
完全理解attention的物理意义!!!!
(本文需要读者已了解attention的矩阵计算过程)
个人理解
-
q、k内积的结果矩阵中:
当前行的每一列的单个元素,都是当前q行向量和k各列向量内积的结果,
也就是(q内)当前行token向量,对(k内)当前列token向量的相关度,
因此结果矩阵的行向量元素,则表示当前行代表的token,与其他所有token的各自的相关度。
-
经过softmax之后的结果矩阵中:
每一行,都是根据当前行代表的token与其他所有可见token的各自的相关度,分配到的各可见token的权重,
也就是当前行的token,看到其他所有可见token对它自己来说的重要性,
也就是当前token应该给其他所有可见token各分配多少比例/权重的注意力;
-
和v相乘之后的结果矩阵中:
每一行,都是根据当前行代表的token给其他所有可见token所分配的权重,在所有token的当前隐藏层维度上(也就是v矩阵的当前列上),进行加权求和;
也就是说,每一行就是每一个当前token对所有token当前隐藏层维度的加权平均,
也就是当前token经过权重汇聚结合上下文后的新表示!
其实也就是当前token根据注意力机制,结合了它对上下文所有token的注意力获取到的新最优上下文表示。
输出的上下文向量是 “当前 token 在本层视角下携带的完整语境” 。
基于GPT给出正确回答
attention的qk的结果是什么意义?经过softmax后是什么意义?和v做相乘又是什么意义?
概括
在自注意力 (self-attention) 中,Q Kᵀ 先计算 查询-键的匹配分数;
Softmax 把这些分数归一化为 对所有可见 token 的概率分布(权重) ;
再与 V 做加权求和,得到每个 token 的 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 ,即它在当前层新的表示。
这样模型可在任意位置动态提取与自身最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可学习的 W_Q ,W_K ,W_V 让“看谁、看多少”与任务共同优化。
下面以公式与直观并重的方式逐步说明,并指出你原先回答中哪些点已对、哪些细节需补充或更正。
1. Q Kᵀ:衡量查询与键的对齐程度
- 物理意义:对每个查询向量 q i q_i qi 与所有键 k j k_j kj 计算标量 ⟨ q i , k j ⟩ \langle q_i,k_j\rangle ⟨qi,kj⟩,等价于测量两向量夹角的余弦乘以范数——向量越“同向”分数越高,表示 token _i 与 token _j 语义越相关。(medium.com, ai.stackexchange.com)
- 为什么用点积:简单、高效、可并行;再乘 1 / d k 1/\sqrt{d_k} 1/dk 做“缩放”以避免在高维时分数过大导致软饱和。(medium.com)
“当前 token 对其他所有 token 的相关度”是正确的,但应补充“相关度基于向量方向相似度,并在实现里会除以 d k \sqrt{d_k} dk 做尺度校正”。
2. Softmax(Q Kᵀ):把匹配分数转成概率权重
-
转换作用:Softmax 把任意实数分数映射到 [ 0 , 1 ] [0,1] [0,1]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