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AOP:面向切面编程,在不改变方法源代码的基础上对方法进行功能增强。
Spring理念:无入侵式/无侵入式
目标对象(Target):被代理的对象,也叫原始对象,该对象中的方法没有任何功能增强。
代理对象(Proxy):代理后生成的对象,由Spring帮我们创建代理对象。
核心关键词:
连接点(JoinPoint):正在执行的方法,例如:update()、delete()、select()等都是连接点。
切入点(Pointcut):进行功能增强了的方法, 一个切入点可以只描述一个具体方法
execution(* com.ucloud.service.AService.update(*))
也可以匹配多个方法
execution(* com.ucloud.service.*Service.*(..))
通知(Advice):在切入点前后执行的操作,在aop中以方法形式呈现。
通知类(切面类):通知方法(辅助)所在的类叫做通知类
切面(Aspect):描述通知与切入点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哪些通知方法对应哪些切入点方法。
实现
第一步:导入aop相关坐标
<!--切入点表达式依赖,目的是找到切入点方法,也就是找到要增强的方法-->
<dependency>
<groupId>org.aspectj</groupId>
<artifactId>aspectjweaver</artifactId>
<version>1.9.4</version>
</dependency>
第二步:定义通知类,定义切入点表达式、配置切面(绑定切入点与通知关系)
AOP通知共分为5种类型 :
1)前置通知@Before: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前执行
2)后置通知@After: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后执行,无论切入点方法内部是否出现异常,后置通知都会执行。
3)环绕通知(重点)@Arruond:手动调用切入点方法并对其进行增强的通知方式,当前通知方法在原始切入点方法前后运行。(形参ProceedingJoinPoint)
4)返回后通知(了解)@AfterReturning: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后执行,如果切入点方法内部出现异常将不会执行。
5)抛出异常后通知(了解)@AfterThrowing: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后执行,只有当切入点方法内部出现异常之后才执行。
//通知类必须配置成spring管理的bean
@Component
//设置当前类的切面类
@Aspect
public class MyAdvice {
//设置切入点
@Pointcut("execution(void com.ucloud.demo03.BookDao.*(..))")
private void pt(){
}
//设置在切入点pt()前面执行
@Before("pt()")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After("pt()")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after advice...");
}
@AfterReturning("pt()")
public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afterreturning advice");
}
@AfterThrowing("pt()")
public void method3(){
System.out.println("afterthrowing");
}
@Around("pt()")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around before advice ...");
Object ret = pjp.proceed();
System.out.println("around after advice ...");
return ret;
}
/*1. 环绕通知方法形参必须是ProceedingJoinPoint,表示正在执行的连接点,使用该对
象的proceed()方法表示对原始对象方法进行调用,返回值为原始对象方法的返回值。
2. 环绕通知方法的返回值建议写成Object类型,用于将原始对象方法的返回值进行返
回,哪里使用代理对象就返回到哪里。*/
}
第三步:在配置类中进行Spring注解包扫描和开启AOP功能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com.ucloud")
//开启注解开发AOP功能
@EnableAspectJAutoProxy
public class SpringConfi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