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Python基础入门知识
学习专栏:① - 零基础入门篇_不渴望力量的哈士奇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声明:本文内容大部分为引用,是在学习过程中复制的大佬的文章,仅供学习使用,仅作为笔记参考。
笔记目录
目录
📣 Python笔记
🧭 列表
⭐ 列表的基本
列表这种数据结构,占用空间少,浪费内存少,使用率较高。
列表就是队列,它是各种数据的集合,有序且元素可以重复。
列表的定义:[2,5,8]、['g','b','k']
列表是有索引的,也就是常说的下标,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获取列表中某个位置的数据。
if __name__ == '__main__':
arr = [3,5,1]
print('索引值为2的元素是:' + str(arr[2]))
print('索引值为1的元素是:' + str(arr[1]))
print('索引值为0的元素是:' + str(arr[0]))
💡 :列表的索引也可以从最后以为开始,例如:arr[-1] 获取的是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if __name__ == '__main__':
arr = ['a','c','e']
print('列表的最后一位的元素是:' + str(arr[-1])) # 输出:列表的最后一位的元素是:e
⭐ 列表的定义
列表这种数据类型通常用list表示,列表的元素存于一个 [ ] 中,它的长度不限(理论上,太长了可能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列表定义的两种方式:
if __name__ == '__main__':
# 注意,使用list定义一个列表时,list是一个内置函数,要带上括号
list_num = list([2,3,5])
list_str = ['z','x','y']
print("两个列表的第一位元素分别是:", list_str[0], list_num[0])
列表的类型真是多啊,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还能混搭,可以数组(这里的数组指的是数据的组合,并非其他编程语言的数组,虽然列表和数组类似,但是列表比数组更牛逼)嵌套数组,俗称二元数组。真是多姿多彩啊~
if __name__ == '__main__':
list_1 = [1,2,3]
list_2 = [1,2.2,3.3]
list_3 = ['a','a''b']
list_4 = [True, False]
list_5 = [{'a',123},{'b',456}]
list_6 = [[1],[6]]
list_7 = [{'r',987},[3,4]]
list_8 = [1,2,9.9,'the',{'a','h'},[2,3,4],True]
⭐ 列表的常用关键字
关键字:in 在列表中的使用,用法与字符串中in的用法类似,不过列表中的in是用来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列表中,返回的结果只有True和False两种;
list_8 = [1,2,9.9,'the',{'a','h'},[2,3,4],True]
print('the 在 list_8中吗?', 'the' in list_8)
关键字:max。使用函数max可以返回列表中最大元素。用法和字符串中的max内置函数类似。
list_3 = ['a','a', 'b']
print('list_3中最大的元素是:', max(list_3))
关键字:min。与max的意义相反,用于获取列表中最小的元素,用法同样和字符串中的内置函数min用法相同。
list_2 = [1,2.2,3.3]
print('list_2中最小的元素是:', min(list_2))
💡 max和min再使用的时候,列表中的元素不能多姿多彩,是数字就得全是数字,是字符串就得全部是字符串。
🧭 元组
⭐ 元组的基本概念
元组和列表类似。都可以存储一种或多种数据类型的元素;都是有序的,元素可以重复的集合。
tuple表示元组,也可以用tuple定义元组。并且元组的长度可以无限长。
元组占的的资源空间比列表更小。元组创建后不可修改,如果强行修改元组,在运行程序时会报错。
# 特殊的元组:空元组
tuple_1 = ()
print(tuple_1) # 输出:()
# 只定义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的后面加上英文状态下的逗号。
tuple_2 = (111, )
print(tuple_2) # 输出:(111, )
如上述代码所见,如果定义一个元组只有一个元素,需要在元素后加上一个英文状态下的逗号,如果不加逗号,计算机会认为这是一个表达式。
⭐ 元组的简写
当元组在赋值运算符( "=" )的右边时,可以省略括号。
# 元组的简写
tuple_3 = 111,222
print(tuple_3)
⭐ 元组的类型
# 元组中可以存放的数据类型
tuple_int = 11, 0, 9, 12, 8
tuple_str = ('a', 'ace', 'html', '', ' ')
tuple_float = (3.14, 0.75, 3.33, 9.8)
tuple_bool = (True, Flase)
tuple_none = (None, None, None)
tuple_tuple = ((1, 2, 1), (99.9, 12.1, 19))
tuple_list = ({1, 2, 3}, {"a", "b'})
元组和列表类似,也是拥有三个常用的三个函数:in用来判断某一个元素是否在元组里面,返回布尔值;max 用来找到元组中某个最大的元素,返回元组中那个最大的元素;min用来找到元组中最小的元素返回元组中那个最大的元素。
⭐ index(item) 方法
因为元组不能修改,所以针对 列表 进行修改的常用方法在 元组 上就不可以使用。元组可以通过index(item)方法进行元素的查找,方法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indexof方法,返回的结果是要查找的元素在元组中的索引。如果元组中没有该元素,则会报错。
# index(item)函数
tuple_5 = ('cc', 'Tom', 'Dan', 'Jhon')
print(tuple_5.index('cc'))
print(tuple_5.index('dd'))
💡 :元组一般适合用来存储不变的数据,列表用来存储变化的数据。
🌞待到花开之时,再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