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包压缩文件
- 纵向合并文件:
cat file1 file2 > file3 把file1和file2纵向合并为file2(覆盖)
cat file1 file2 >> file3 把file1和file2纵向合并为file2(追加) - 打包和解包
tar cvf file1.tar file1 file2 将file1和file2文件打包为file1.tar,file1和file2仍存在
tar xvf file1.tar -C / 在/目录下解包file1.tar - 压缩和解压缩
gzip file1 默认将file1在该目录下压缩为file1.gz,file1不保留
gunzip file1.gz 将file1.gz解压
bzip2 同gzip 压缩文件后缀为.bz2,对应解压命令为bunzip2
4.打包时压缩
tar cvfz file1.tar.gz file1 file2 将file1和file2打包并以gzip压缩
tar cvfj file1.tar.bz2 file1 file2 将file1和file2打包并以bzip2压缩
解压用:tar xvf 压缩文件 即可
二.vi编辑
- 进入vi
vi 路径 或者vim 路径 - vi的 3种模式:
(1)命令行模式:vi的默认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所有的输入被解释成vi命令,可以执行修改、复制、移动、粘贴和删除正文等命令,也可以进行移动光标、搜索字符串和退出vi的操作等。
(2)编辑模式:在编辑模式中,可以往一个文件中输入正文。在这一模式下,输入的每一个字符都被vi编辑器解释为输入的正文。使用ESC键返回命令行模式。
(3)扩展模式:在一些UNIX系统上也叫最后一行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可以使用一些高级编辑命令,如搜寻和替代字符串、存盘或退出vi编辑器等。要进入最后一行模式,需要在命令行模式中输入冒号(:),冒号这一操作将把光标移到屏幕的最后一行。 - 命令行模式:
Shift+4:将光标移到当前行末尾
0:将光标移到当前行开头
a:进入编辑模式并在光标后进行编辑
i:进入编辑模式并在光标之前编辑
o:进入编辑模式并在光标下一行开启新一行编辑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ndd:删除光标所在向下n行
yy:复制光标所在行
nyy:复制光标所在向下n行
p:将所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粘贴
P:将所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上一行粘贴
nyy+mp:复制光标所在向下n行,并在光标下一行开始复制m次(两次光标可移动),增加了mn行
yy+p:复制 dd+p:剪切
u:撤销上一步操作
ctrl+r:向前一步操作
G:快速移动到文件末尾
nG:快速移动到文件第n行
L:快速移动到当前屏幕最后一行
M:快速移动到当前屏幕中间一行
H:快速移动到当前屏幕最上方一行
4.扩展模式:
:wq 保存退出
:q 不保存退出
:wq!强制保存退出
:q!强制不保存退出
:%s /python/PYTHON/g 将全文本所有python改为PYTHON 其中%表示所有行,s表示一行所有内容
三.破解root密码
- 单用户模式破解root密码
/etc/sysconfig/selinux 修改selinux
e 进入编辑模式 删除rhgb quiet
ctrl+x
mount –o remount,rw /
修改/etc/passwd 文件,删除root密码占位符 或 直接修改root密码
如果没有修改 selinux 则还需要输入touch /.autorelabel
重启 - 救援模式破解root密码
进入BIOS修改为从光驱启动系统
依次选择:Troubleshooting
Rescue a CentOS system
Continue
OK
进入系统
输入:chroot /mnt/sysimage
修改root用户密码
重启,进入BIOS修改为从硬盘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