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码上言
⭐ 代表教程:Spring Boot + vue-element 开发个人博客项目实战教程
⭐专栏内容:个人博客系统
⭐我的文档网站:http://xyhwh-nav.cn/
⭐微信公众号:码上言
JVM内存区域
堆
JVM堆中的数据,是共享的,是占用内存最大的一块区域。堆内存是 JVM 所有线程共享的部分,在虚拟机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创建。所有的对象和数组都在堆上进行分配。这部分空间可通过 GC 进行回收。当申请不到空间时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什么时候会造成堆外内存溢出?
使用了Unsafe类申请内存,或者使用了JNI对内存进行操作。这部分内存是不受JVM控制的,不加限制的使用,容易发生内存溢出
有什么堆外内存的排查思路?
- 进程占用的内存,可以使用top命令,看RES段占用的值。如果这个值大大超出我们设定的最大堆内存,则证明堆外内存占用了很大的区域。
- 使用gdb可以将物理内存dump下来,通常能看到里面的内容。更加复杂的分析可以使用perf工具,或者谷歌开源的gperftools。那些申请内存最多的native函数,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元空间
方法区就在这里,非堆。元空间的本质和永久代类似,都是对JVM规范中方法区的实现。不过元空间与永久代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元空间并不在虚拟机中,而是使用本地内存。因此,默认情况下,元空间的大小仅受本地内存限制
什么情况会造成元空间溢出?
元空间(Metaspace)默认是没有上限的,不加限制比较危险。当应用中的Java类过多,比如Spring等一些使用动态代理的框架生成了很多类,如果占用空间超出了我们的设定值,就会发生元空间溢出。所以,默认风险大,但如果你不给足它空间,它也会溢出。
默认情况下元空间是可以无限使用本地内存的,但为了不让它如此膨胀,JVM同样提供了参数来限制它使用的使用。
- -XX:MetaspaceSize,class metadata的初始空间配额,以bytes为单位,达到该值就会触发垃圾收集进行类型卸载,同时GC会对该值进行调整:如果释放了大量的空间,就适当的降低该值;如果释放了很少的空间,那么在不超过MaxMetaspaceSize(如果设置了的话),适当的提高该值。
- -XX:MaxMetaspaceSize,可以为class metadata分配的最大空间。默认是没有限制的。
- -XX:MinMetaspaceFreeRatio,在GC之后,最小的Metaspace剩余空间容量的百分比,减少为class metadata分配空间导致的垃圾收集。
- -XX:MaxMetaspaceFreeRatio,在GC之后,最大的Metaspace剩余空间容量的百分比,减少为class metadata释放空间导致的垃圾收集。
为什么使用元空间替换永久代?
表面上看是为了避免OOM异常。因为通常使用PermSize和MaxPermSize设置永久代的大小就决定了永久代的上限,但是不是总能知道应该设置为多大合适,
如果使用默认值很容易遇到OOM错误。当使用元空间时,可以加载多少类的元数据就不再由MaxPermSize控制, 而由系统的实际可用空间来控制。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要合并HotSpot和JRockit的代码,JRockit从来没有所谓的永久代,也不需要开发运维人员设置永久代的大小,但是运行良好。同时也不用担心运行性能问题了,在覆盖到的测试中,
程序启动和运行速度降低不超过1%,但是这点性能损失换来了更大的安全保障。
方法区
方法区在JVM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它与堆一样,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在方法区中,存储了每个类的信息(包括类的名称、方法信息、字段信息)、静态变量、常量以及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
在Class文件中除了类的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用来存储编译期间生成的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在方法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运行时常量池,它是每一个类或接口的常量池的运行时表示形式,在类和接口被加载到JVM后,对应的运行时常量池就被创建出来。当然并非Class文件常量池中的内容才能进入运行时常量池,在运行期间也可将新的常量放入运行时常量池中,比如String的intern方法。
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是方法区的一部分。Class 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
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等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用于存放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存放到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 Java 虚拟机对 Class 文件的每一部分(自然也包括常量池)的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一个字节用于存储哪种数据都必须符合规范上的要求,这样才会
被虚拟机认可、装载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