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论文创新点总结

博客介绍了创新点的一般方向,如泛化、修正等,包括固定到自适应、线性到非线性等转变。还提及算法创新,如对旧算法改进、提出新模型算法等,以降维算法为例说明。此外,介绍了Binary masking noise及调和平均拓展为加权调和平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s://blog.youkuaiyun.com/zhouzhaoxiong1227/article/details/6891966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lanchunhui/article/details/52763925

  •     创新点的一般方向:

        ⇒ Generalized:泛化
        fixed ⇒ Adaptive,自适应(自调节)
            local adaptive
        hard ⇒ soft(threshold)
        single ⇒ local,individual ⇒ others;
        ⇒ Marginalized,⇒ Modified:修正的
        straightforward ⇒ iteration,直接求解,迭代求解;
        linear ⇒ non-linear,线性 ⇒ 非线性;

  •     做距离度量(或者其他运算)时,仅考虑两个样本,而不考虑同一样本空间的其他样本

        在做两个样本的距离度量(或者其他运算),不仅考虑此两个样本,还综合考虑同一样本空间的其他全部样本(显然样本之间存在 relation,相关性),使用 K-NN 算法选出距离最近的样本,比如著名的马氏距离;

 

 

确定 ⇒ 概率 ⇒ 贝叶斯化;

算法的创新:

    stochasticity, hash;
    对以前的算法、模型进行修改和改进;(也就是吴军老师所说的,N+1。试想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N-M+K,华山不是只有路一条,适当地回退,再重新出发),比如
        在降维算法上,从 PCA 到 KPCA 的提出只能算是一种改进,
        PMF (概率矩阵分解)原初的实现是基于高斯分布,等价于 L2 的正则,将其分布设定为拉普拉斯分布,就等价成了 L1 正则,这也是针对算法具体问题进行的改进;
    “新”的模型和算法,属于另辟蹊径;当然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全新”,也不是基础性原理性的转变,不是缝缝补补的工作,而是开辟了新的路径;
        降维算法从 PCA 完全转向为流形学习;
    Binary masking noise:
        set a fraction of the features of each input to zero.
        让一部分的值为0,其他的值仍保持不变;

1. 拓展和泛化(Generalized)

    从调和平均到加权调和平均

    关于调和平均(harmonic mean):

    进一步将其拓展泛化为加权调和平均:
---------------------
作者:Inside_Zhang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lanchunhui/article/details/5297980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