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学习ob缓存,学了忘忘了学索性还是写个文档以便下次忘了翻开看看。
学东西一般是以下三个过程
首先搞清楚ob是什么
ob是一种缓存机制,它的buffer是一个内存地址空间Linux默认为4096字节,主要是数据临时的寄存地方,就相当于我们编辑文件首先保存在内存,到了一定长度再写入到硬盘一样。我们echo,print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立即通过tcp传递给浏览器,是等到buffer满了再通过tcp发送到浏览器上
其次搞清楚为什么学习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
ob缓存以下几个作用(目前我所用到的)
1.最主要的页面静态化
2.防止程序有echo 等输出再使用setcookie、 session_start()、header()等函数造成错误。
3.无法捕捉的信息例如phpinfo();
4.结合flush挂起做长连接
我们通过打开output_buffering=4096 这样的话ob缓存就打开了 echo 数据先存到ob缓存 等到满了后通过tcp传到浏览器。也就是说此刻我们不用ob_start();就可以了。
再说说常用的几个函数ob_clean 清空ob缓存,ob_end_clean 清空并关闭ob缓存 ,flush将程序缓存强制刷新到浏览器 ,ob_flush()将ob缓存刷新到程序缓存不关闭ob缓存 ob_end_flush()把ob缓存刷新到程序缓存并关闭ob缓存。
echo str_repeat(" ",4124);
for($i=0;$i<5;$i++){
echo $i;
sleep(1);
flush();//会每隔1s输出一个数字,如果使用ob_flush()则会等待5s一起输出
}
理论上是每隔一秒刷新到浏览器上,如果实验失败一定是Ob缓存没有关闭,可以在配置文件中修改 output_buffering=off或者直接在输出前加ob_end_clean();
将flush()变成ob_flush()则是等到五秒结束一块刷新到浏览器。
顺便提一下ob缓存运行机制,下图为我找的一个网友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