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严蔚敏、吴伟民的《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
快速排序是对起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基本思想: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数组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元素均比另一部分的元素小,之后分别对这两个部分继续进行排序,分隔成两部分...
通常是将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设为枢轴(pivot),然后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将所有比它小的放到它前面,将所有比它大的放到它后面。于是,以它所在位置为中心,将数组分成两个部分。这个过程称为一趟快速排序(或一次划分)。
一趟快速排序的具体做法是:定义两个变量low、high,代表数组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将low所在位置的元素定义为pivotkey。
1. 首先从high开始,向前搜素第一个小于pivotkey的元素,将该元素赋值给low所在位置;
2. 然后从low所指位置开始向后搜素,找到第一个大于pivotkey的元素,将该元素赋值给high所在位置;
3. 重复1和2,直到low=high为止;
算法实现: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on(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key = arr[low];
while (low < high) {
while (low < high && arr[high] >= pivotkey) {
high--;
}
arr[low] = arr[high]; // 此处进行过优化,优化前是进行交换值 arr[low] <---> arr[high]
while (low < high && arr[low] <= pivotkey) {
low++;
}
arr[high] = arr[low]; // 此处进行过优化,优化前是进行交换值 arr[low] <---> arr[high]
}
arr[low] = pivotkey;
return low;
}
public static int[] quick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
int pivotloc = partion(arr, low, high);
// ** 开始位置为low,结束位置为pivotloc-1
quickSort(arr, low, pivotloc - 1);
// ** 开始位置为pivotloc+1,结束位置为high
quickSort(arr, pivotloc + 1, high);
}
return a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