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可能并没有多少热度,至今(2019.3.2),直播平台和抖音短视频媒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甚至前者已经处在资本收敛期,难以称为大繁荣。此短文仅记录在应用发展过程中,个人在产品思维上的感悟。
第一次写产品经验的博文,如果有任何让你的阅读感到不适,希望指出,谢谢。
用户需要什么
很经典的话题,似乎过去10年里产品的需求分析都在打算解决这个问题。微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发布/订阅模式——每个用户可以关注不同博主,每个人看到的微博都是不一样的。听起来像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个性化媒体,以至于让我时常感叹——以前电视或者门户媒体的时代,让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去接收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信息。至此,微博之后,我时常思考下一个能够进一步贴合用户需求的媒体该是什么样子。
用户其实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强人工智能的时代还未到来,但是机器学习已经足够让人们放弃一部分思考。我一直以为去中心化应该是能够持续20年的潮流——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然而事实给我打了脸。我们从电视到微博时代,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一大步,但相当一大部分用户却主动回到直播时代——让主播决定自己该看些什么内容。守在一个直播间,没有目的地看主播播放的内容,成了直播平台用户的使用日常。
抖音加剧了这个潮流,这才让我知道,大部分用户其实愿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推荐算法,因为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令人费心费力的。
恋爱中的用户
俏皮一点的说,以恋爱中的经验去思考产品。很多男生认为尊重女生选择的权利是一种很绅士的行为,具体表现中每次吃饭都会询问对方的意见——你想吃什么。然而,这就陷入了一个大的误区,女生并不想要这个权利,甚至盼望你霸道地夺走它——我订好位置了,我们去吃xx吧。
人性的自我意识仿佛在这个时代见到了极值,一些问题确实要尊重用户的思考,但是另一些问题,用户早已放弃思考,如果不能没有足够优秀的算法帮助用户做决定,那么只会给用户增加思考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