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学习开启了

公司明年要CMMI 5级复评,我的知识基础还很薄弱,要提前准备起来了!!

这次复评之后,CMMI 就从1.3过渡到2.0了,下次再评要换种模式了,成本也相应提高,不知道CMMI在中国的市场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火爆。

首先,我看了CMMI-DEV-1.3,从开头看真是很绕啊,不过同事告诉我直接跳过开头看过程域比较好理解些,不过我还是先理解下能力等级和成熟度等级吧!

能力等级分为0到3级:不完整级,已执行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

以下是我对能力等级的脑补:

CMMI评估的有22个过程域,其中供方协议管理我们公司没有,也就是评21个过程,不完整级就是21个过程有没执行的或者只执行了一部分不完全,所以叫不完整级;已执行级就是过程中的活动做了,目标满足了,但是可能过段时间就不做了,公司么有这方面的制度,反正都做了就叫执行了嘛;已管理级就是公司制定了方针制度,安排人员按照制度来执行,通过人和制定对过程进行管理,所以是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就是说公司有好多过程,每个项目的过程都是从公司级别的过程中裁剪而来的,过程的经验反馈给组织过程资产,与已管理级的区别就在于组织这个概念。

成熟度级别1到5级: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已量化级,持续优化级

脑补时间:

大家有没有发现能力级别和成熟度级别在2级和3级字是一样的,当然呀,人家是故意的,为什么呢?成熟度对应的是组织的过程域集合,能力对应的是组织的单个过程域。

初始级是所有过程依赖于团队的leader,组织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已管理级,满足2级的6个过程域(配置管理CM,度量分析MA,项目监督与控制PMC,项目计划PP,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PPQA,需求管理REQM),不包含供方协议管理,项目的执行与管理能够根据其文档化的计划来执行;

已定义级,满足3级的11个过程域(决策分析与解决DAR,集成项目管理IPM,组织级过程定义OPD,组织级过程关注OPF,组织级培训OT,产品集成PI,需求开发RD,风险管理RSKM,技术解决方案TS,确认VAL,验证VER),与2级差别主要在组织的概念上,标准、过程、规程都是组织定义的,描述更为清晰。

已量化管理级,满足4级的2个过程域(组织级过程性能OPP,量化项目管理QPM),与3级的差别在于对过程性能的预测,就是说在这个级别建立一个项目根据项目的特征就可以预测出来一些数据,如缺陷率等。

优化级,满足5级的2个过程域(原因分析与解决CAR,组织级绩效管理OPM),这个过程就是分析偏差原因不断改进嘛,这两个过程我们公司原来是采用改进专题的形式来做的,例如之前推的敏捷,度量后发现敏捷的运维部分产生阻塞,达不到敏捷要求,通过改进专题做了Devops,持续集成,提升了代码集成部署的效率,再度量下效率提升了,就表明了我们在进行持续优化。

 

嗯。。。以上都是我目前的理解,有些可能不对,后面发现了再来改吧,希望能坚持下去。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