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行函数-数值函数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中的三种常用函数:ROUND用于四舍五入保留指定位数的小数;TRUNC用于直接截取小数点后的指定位数;MOD用于求两个数值相除的余数。这些函数对于进行精确的数据处理非常有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ROUND四舍五入,如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三位,为3.142

SELECT ROUND(3.1415,3) FROM dual;

2、TRUNC截取,如下结果截取小数点后面三位,为3.141

SELECT TRUNC(3.1415,3) FROM DUAL;

3、MOD取余,以下结果为1

SELECT MOD(5,2) FROM DUAL;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的问题,他想要用C语言读取一个txt文件中的数据,其中包含[曲线一]和[曲线二]下面的数值,分别存入不同的数组。我需要仔细分析用户的需求,然后思考如何实现。 首先,用户提供的示例数据是这样的: [曲线一] 3108 2325 -71.96 1.251 -0.01263 7.602e-5 -2.677e-7 5.074e-10 -3.981e-13 [曲线二] 22.3 300.5 0.64 369.56 看起来,文件的结构是每个曲线以方括号内的标签开始,然后是多个数值,可能在同一行或者跨行。用户希望将每个标签下的数值存入对应的数组。例如,曲线一的数据存入一个数组,曲线二的存入另一个。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如何用C语言读取这样的文件。大致步骤应该是: 1. 打开文件:使用fopen函数,检查是否成功。 2. 逐行读取文件内容:可以用fgets来读取每一行。 3. 判断当前行是否是标签行(如[曲线一]),如果是,则确定接下来的数据属于哪个数组。 4. 读取标签后的数值行,将数值解析并存储到对应的数组中。 5. 处理可能的多个数据行,直到遇到下一个标签或文件结束。 不过,用户给出的例子中,每个标签下的数值都在同一行。例如,曲线一的数据在标签行之后的一行,包含9个数值,而曲线二的数据在标签后的另一行,有4个数值。所以可能需要每次读取标签行,然后读取下一行,将该行的数值解析到对应的数组。 但需要考虑数据是否可能跨多行?比如,标签下的数值可能分布在多行。不过用户的问题中数据似乎都在同一行,所以可能只需要处理标签后的单行数据。不过,程序可能需要更通用,处理多行的情况? 或者,根据用户提供的例子,每个曲线下的数据是在标签行之后的一行。因此,可以按行处理,当检测到标签行时,标记接下来的数据行属于哪个曲线,然后读取下一行的数值。 那么,具体步骤可能是: - 逐行读取文件。 - 当一行以[曲线一]开头时,读取下一行的所有数值到数组1。 - 当一行以[曲线二]开头时,读取下一行的所有数值到数组2。 但如何确定标签后的数据行是哪一行?比如,如果标签行后面有多个数据行,应该如何读取?例如,如果数据分布在两行,这时候可能需要连续读取直到下一个标签或文件结束。但根据用户例子,每个标签对应的数据行可能只有一行。用户的数据显示曲线一有9个数值,曲线二有4个数值,各自在一行。 因此,可以假设每个标签对应的数据只有一行。因此,处理逻辑可以是: 循环读取每一行: - 如果当前行是[曲线一],则读取下一行的数值存入数组1。 - 如果当前行是[曲线二],则读取下一行的数值存入数组2。 但要注意,读取下一行的时候需要确保文件指针正确移动,或者可能在处理当前行后,继续处理下一行。 或者,在检测到标签行后,立即读取下一行的数据。 这里可能需要用两个循环:外层循环读取每一行,当发现标签行时,处理对应的数据行。 例如: FILE *fp = fopen("data.txt", "r"); char line[1024]; while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 检查是否是标签行 if (strstr(line, "[曲线一]")) { // 读取下一行数据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 解析该行的数据到数组1 } } else if (strstr(line, "[曲线二]")) { // 读取下一行数据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 解析该行的数据到数组2 } } } 这样,每当读取到一个标签行时,就立即读取下一行作为数据行,并进行解析。 接下来,如何将数据行中的数值解析到数组中。例如,曲线一的数据行是多个以空格分隔的数值,可能是整数、浮点数,或者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值,如7.602e-5,-3.981e-13等。C语言中可以使用strtod函数来解析这些数值。 解析的步骤可能是: 对于数据行,将其拆分成由空格分隔的token,每个token转换为double类型,并存入对应的数组。 例如,使用strtok函数分割字符串,按空格分割每个数值: char *token = strtok(line, " \n"); // 分割空格和换行符 while (token != NULL) { double value = strtod(token, NULL); // 将value存入当前曲线对应的数组 token = strtok(NULL, " \n"); } 但需要处理数组的大小问题,因为C语言数组需要预先知道大小或者动态分配。用户的数据中,曲线一有9个数值,曲线二有4个。但实际情况可能不同,所以需要动态数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动态内存分配,比如malloc和realloc来动态扩展数组的大小。 或者,如果知道最大可能的数值数量,可以预先定义足够大的数组。但更好的做法是动态分配。 所以,可以考虑为曲线一和曲线二分别创建动态数组,按需扩展。 例如: 对于曲线一的数据数组,初始分配一定空间,每次读取一个数值,如果空间不足,就realloc扩大。 但为了简化代码,可能可以先统计每行有多少个数值,然后分配足够的空间。 或者,在读取数据行时,动态统计数量,并分配内存。 例如,对于曲线一的数据行: 首先,使用一个临时数组来存储解析的数值,直到确定数量,然后复制到最终的数组。 或者,使用链表结构来临时存储数值,最后转换为数组。但这可能复杂。 另一种方法是两次扫描:第一次扫描统计数值的数量,然后分配数组,再次扫描读取数值。但这在单次读取中不太容易实现。 或者,可以逐次读取每个数值,动态调整数组大小。例如,初始分配一定数量(比如10个),当不够时,扩展。 例如: 对于曲线一: double *curve1 = NULL; int count1 = 0; size_t capacity1 = 0; 当读取到一个数值时,如果count1 >= capacity1,则扩大capacity1(比如每次增加10),然后realloc曲线1的数组。 但这样在每次添加数值时都可能需要realloc,效率可能不高,但对于小数据量来说问题不大。 或者,可以先将所有数值存入一个临时数组,统计数量后再复制到适当大小的动态数组中。 不过,可能更简单的方法是,先分割整个数据行,统计token的数量,然后分配对应大小的数组。 例如,对于曲线一的数据行: char *line = "3108 2325 -71.96 ..."; int count = 0; // 统计数值数量 char *temp = strdup(line); // 复制一行,因为strtok会修改原字符串 char *token = strtok(temp, " \n"); while (token) { count++; token = strtok(NULL, " \n"); } free(temp); 然后分配count个double的空间,再次分割原line字符串,将每个token转换为数值存入数组。 这样可以避免多次realloc,但需要两次处理同一行:第一次统计数量,第二次读取数值。不过,由于数据行通常不会太长,这样处理是可行的。 因此,代码的大体结构可能是这样的: 当读取到标签行后的数据行时: 1. 统计该行中的数值数量。 2. 分配对应大小的数组。 3. 再次分割该行,将每个数值存入数组。 例如: 处理曲线一的数据行: char data_line[1024]; fgets(data_line, sizeof(data_line), fp); // 统计数值数量 int count = 0; char *temp = strdup(data_line); char *token = strtok(temp, " \n"); while (token != NULL) { count++; token = strtok(NULL, " \n"); } free(temp); // 分配数组 double *curve1 = (double *)malloc(count * sizeof(double)); int index = 0; token = strtok(data_line, " \n"); while (token != NULL) { curve1[index++] = strtod(token, NULL); token = strtok(NULL, " \n"); } 这样,curve1数组的大小为count,存储了所有数值。 同样的处理方式适用于曲线二。 不过,在C语言中,处理字符串时需要注意strtok会修改原字符串,因此需要确保在分割时不影响后续处理。例如,在第一次统计数量时,我们复制了原数据行到temp,然后分割temp,而第二次分割原数据行,此时原数据行的内容已经被第一次的strtok处理过吗?或者,第一次统计时处理的是temp,原数据行没有被修改? 是的,第一次统计时处理的是temp的副本,原数据行没有被修改。然后在第二次处理时,原数据行仍然是完整的,所以分割正确。 例如,strdup(data_line)会复制一份数据,所以第一次统计分割的是temp的副本,不影响原data_line的内容。然后,在第二次分割原data_line时,可以正确得到所有token。 因此,这样的处理是正确的。 现在,将这些步骤整合到代码中。 接下来,代码的结构大致如下: - 打开文件。 - 逐行读取。 - 当检测到标签行时,读取下一行作为数据行。 - 处理数据行,统计数值数量,分配数组,存储数值- 最后输出结果或进行其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可能有多余的空行,或者标签出现的顺序不确定。比如,曲线二可能出现在曲线一之前,或者重复出现。需要处理这些情况吗?根据用户的问题描述,可能每个标签只出现一次,并且顺序固定。但为了稳健性,可能需要处理多次出现的情况,但用户的问题可能只需要处理每个标签出现一次的情况。 现在,编写代码的大纲: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FILE *fp = fopen("data.txt", "r"); if (!fp) { perror("无法打开文件"); return EXIT_FAILURE; } char line[1024]; double *curve1 = NULL; int curve1_len = 0; double *curve2 = NULL; int curve2_len = 0; while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 去除换行符 line[strcspn(line, "\n")] = 0; if (strcmp(line, "[曲线一]") == 0) { // 读取下一行作为数据行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 处理数据行 process_line(line, &curve1, &curve1_len); } } else if (strcmp(line, "[曲线二]") == 0) {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process_line(line, &curve2, &curve2_len); } } } fclose(fp); // 输出结果,测试用 printf("曲线一的数据:\n"); for (int i = 0; i < curve1_len; i++) { printf("%g ", curve1[i]); } printf("\n"); printf("曲线二的数据:\n"); for (int i = 0; i < curve2_len; i++) { printf("%g ", curve2[i]); } printf("\n"); // 释放内存 free(curve1); free(curve2); return 0; } // 处理数据行的函数 void process_line(char *data_line, double **array, int *len) { // 统计数值数量 char *temp = strdup(data_line); int count = 0; char *token = strtok(temp, " "); while (token) { count++; token = strtok(NULL, " "); } free(temp); // 分配内存 *array = (double *)malloc(count * sizeof(double)); *len = count; // 再次分割并转换 int index = 0; token = strtok(data_line, " "); while (token) { (*array)[index++] = strtod(token, NULL); token = strtok(NULL, " "); } } 但需要注意到,在process_line函数中,data_line会被strtok修改,因为它修改原字符串。因此,在传递给process_line之前,必须确保该行是可修改的。例如,当使用fgets读取到line数组中,line是一个局部数组,可以被修改,所以没问题。 另外,在process_line函数中,参数是double **array和int *len,这样可以通过指针修改主函数中的curve1和curve1_len等变量。 但是,在C语言中,函数必须在调用之前声明,或者在main函数之前定义。因此,需要将process_line的声明放在main函数之前,或者在main之前声明。 此外,需要处理可能的错误情况,例如内存分配失败,或者数据行中没有有效的数值。 另外,用户的数据中,可能存在科学计数法,例如7.602e-5,这可以用strtod正确解析。 现在,测试代码是否可行。例如,用户的数据: [曲线一] 3108 2325 -71.96 1.251 -0.01263 7.602e-5 -2.677e-7 5.074e-10 -3.981e-13 [曲线二] 22.3 300.5 0.64 369.56 代码应该正确读取曲线一的9个数值和曲线二的4个数值。 可能的错误点: 1. 文件中的标签行可能包含额外的空格或其他字符,例如“[曲线一] ”后面有空格。此时,strcmp可能不匹配。例如,如果原文件中的标签行是“[曲线一]”后面有空格,则比较会失败。因此,可能需要更灵活的比较方式,比如使用strstr而不是strcmp。 例如,原代码中的比较是: if (strcmp(line, "[曲线一]") == 0) 但如果文件中该行包含其他字符,比如末尾有空格,会导致比较失败。因此,可能更安全的方式是检查是否包含该标签字符串,而不是完全匹配。 因此,可以将判断条件改为: if (strstr(line, "[曲线一]") != NULL) 这样,即使该行有其他内容(如空格),也能检测到标签行。不过这可能引入误判,例如某行包含“[曲线一]”作为子字符串。但根据用户提供的示例,标签行是精确的,所以可能应该使用更严格的方式。 或者,先去除行首尾的空白,再进行精确匹配。 例如,在读取每一行后,去除首尾的空白字符: // 去除行首尾的空白 void trim_whitespace(char *str) { int i = strlen(str) - 1; while (i >= 0 && (str[i] == &#39; &#39; || str[i] == &#39;\t&#39; || str[i] == &#39;\r&#39; || str[i] == &#39;\n&#39;)) { str[i--] = &#39;\0&#39;; } // 去除行首的空白 char *start = str; while (*start && (*start == &#39; &#39; || *start == &#39;\t&#39;)) { start++; } memmove(str, start, strlen(start) + 1); } 在读取每一行后,调用trim_whitespace(line),然后进行比较。 例如: while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if (strcmp(line, "[曲线一]") == 0) { // 处理曲线一的数据行 } // ... } 这样可以确保标签行的前后空格被去除,正确匹配。 此外,用户的数据中,标签行的格式是否正确?比如是否有方括号,或者是否有其他字符? 综上,改进后的步骤: 在读取每一行后,先去除首尾的空白,然后判断是否是标签行。如果是,读取下一行作为数据行,处理。 因此,修改代码: 在main函数中: while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 去除首尾空白 if (strcmp(line, "[曲线一]") == 0) { // 读取下一行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process_line(line, &curve1, &curve1_len); } } else if (strcmp(line, "[曲线二]") == 0) {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process_line(line, &curve2, &curve2_len); } } } 需要实现trim_whitespace函数。 另外,在process_line函数中,分割数据行时需要考虑各种空白字符(空格、制表符等),所以strtok的分隔符应该包含空格和制表符等。例如,使用" \t\n"作为分隔符。 例如,在process_line函数中: token = strtok(temp, " \t\n"); 这可能更安全,防止数据行中有制表符分隔数值。 综上,修改后的代码应该更健壮。 综上,最终的C代码应包括: - 打开文件并检查错误。 - 逐行读取,去除首尾空白。 - 检测标签行,并读取对应的数据行。 - 处理数据行,统计数量,动态分配数组,存储数值- 最后释放内存,关闭文件。 可能的错误处理包括: - 文件无法打开。 - 内存分配失败。 - 数据行中的无效数值。 例如,在strtod转换时,可以检查转换是否成功,但用户的数据是已知格式正确的,所以可能可以省略这部分检查。 综上,最终的代码应该能够正确读取用户提供的示例数据,并将数值存入对应的数组。</think>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C语言代码,详细步骤如下: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 辅助函数:去除字符串首尾的空白字符 void trim_whitespace(char *str) { // 去除尾部空白 int i = strlen(str) - 1; while (i >= 0 && (str[i] == &#39; &#39; || str[i] == &#39;\t&#39; || str[i] == &#39;\r&#39; || str[i] == &#39;\n&#39;)) { str[i--] = &#39;\0&#39;; } // 去除头部空白 char *start = str; while (*start && (*start == &#39; &#39; || *start == &#39;\t&#39;)) { start++; } memmove(str, start, strlen(start) + 1); } // 处理数据行并存储到动态数组 void process_line(char *data_line, double **array, int *len) { char *temp = strdup(data_line); // 复制字符串用于分割计数 int count = 0; // 第一次分割统计数量 char *token = strtok(temp, " \t\n"); while (token != NULL) { count++; token = strtok(NULL, " \t\n"); } free(temp); // 分配内存 *array = (double *)malloc(count * sizeof(double)); *len = count; // 第二次分割转换数值 int index = 0; token = strtok(data_line, " \t\n"); while (token != NULL && index < count) { (*array)[index++] = strtod(token, NULL); token = strtok(NULL, " \t\n"); } } int main() { FILE *fp = fopen("data.txt", "r"); // 打开文件 if (!fp) { perror("文件打开失败"); return EXIT_FAILURE; } char line[1024]; double *curve1 = NULL; // 曲线一数据数组 int curve1_len = 0; double *curve2 = NULL; // 曲线二数据数组 int curve2_len = 0; while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 清理行首尾空白 if (strcmp(line, "[曲线一]") == 0) { // 读取曲线一数据行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process_line(line, &curve1, &curve1_len); } } else if (strcmp(line, "[曲线二]") == 0) { // 读取曲线二数据行 if (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trim_whitespace(line); process_line(line, &curve2, &curve2_len); } } } fclose(fp); // 示例输出验证(可根据需要删除) printf("曲线一数据:"); for (int i = 0; i < curve1_len; i++) { printf("%g ", curve1[i]); } printf("\n曲线二数据:"); for (int i = 0; i < curve2_len; i++) { printf("%g ", curve2[i]); } // 释放动态内存 free(curve1); free(curve2); return 0; } ``` ### 代码说明 1. **文件读取**:使用`fopen`打开文件,通过`fgets`逐行读取内容 2. **标签识别**:通过`trim_whitespace`清理行首尾空白后,用`strcmp`精准匹配`[曲线一]`和`[曲线二]` 3. **动态数组处理**: - `process_line`函数先统计数值数量 - 根据数量`malloc`分配内存 - 使用`strtod`转换字符串为双精度浮点数 4. **内存管理**:最后通过`free`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 ### 实现效果 - 曲线一数据存入`curve1`数组,长度为9 - 曲线二数据存入`curve2`数组,长度为4 - 支持科学计数法(如`7.602e-5`)和负数 - 自动跳过空行和无关内容 ### 扩展建议 如果需要处理更多曲线或更复杂格式,可以: 1. 使用结构体存储不同曲线 2. 增加错误处理(如内存分配失败检测) 3. 添加数据有效性验证(如`strtod`的错误检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