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例程练习] 3.2 动态内存管理之rt_realloc和free

本文介绍了RTT环境下的动态内存管理,重点讨论了rt_realloc函数如何重新分配内存,包括在原内存块后扩展以及找不到足够空间时的数据迁移策略。同时提到了free函数的使用。

realloc 用于重新分配内存的场景。如果原先通过 malloc分配的空间过小,则可通过realloc重新分配大小。当然具体实现的时候分两种情况,如果原内存块后有足够的空间,则之间将原内存块扩大,如果不够,则重新寻找一个地方,将原数据也拷贝至此。

代码:

#include <rtthread.h>

struct rt_thread thread1;
static rt_uint8_t thread1_stack[512];
void thread1_entry(void* parameter)
{
    int i,j = 1;
    char *ptr[10]; /* 用于放置10个分配内存块的指针*/
    /* 对指针清零*/
    for (i = 0; i <10; i ++)
    ptr[i] = RT_NULL;
    while(j--)
    {
        for (i = 0; i <10; i++)
        {
            /* 每次分配(1 <<i)大小字节数的内存空间*/
            ptr[i] = rt_malloc(10);
            /* 如果分配成功*/
            
            if (ptr[i] != RT_NULL)
            {
                rt_kprintf("get memory: 0x%x\n", ptr[i]);
                rt_realloc(ptr[i],16);
                /* 如果分配成功*/
                if (ptr[i] != RT_NULL)
                {
                    rt_kprintf("memory realloc success!\n");
                    /* 释放内存块*/
                    rt_free(ptr[i]);
              
<think>好的,用户需要关于RT-Thread 5.0.2版本中rt_mq_recv函数的使用说明、文档示例。首先,我应该先回顾已有的引用资料,确保信息准确。 根据引用[1][2],rt_mq_recv的函数接口是: rt_err_t rt_mq_recv(rt_mq_t mq, void *buffer, rt_size_t size, rt_int32_t timeout) 参数包括消息队列句柄、接收缓冲区、消息大小超时时间。返回值为RT_EOK表示成功,RT_ETIMEOUT超时,RT_ERROR失败。引用[3]提到消息队列的工作机制是从队头取出消息块,处理完后将其转为空闲块插入空闲链表尾部。这说明接收消息是先进先出的,且操作会影响消息队列的结构。 接下来需要确认这些信息是否适用于5.0.2版本。由于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没有明确提到版本差异,但RT-Thread的API通常保持向后兼容,所以可以推测5.0.2版本的rt_mq_recv函数参数返回值与之前版本一致。但为了准确,建议用户查阅官方文档或版本更新日志确认。 使用说明部分应包括参数详细解释、返回值含义、超时机制。比如timeout为0可能表示立即返回,负数可能阻塞等待,正数表示等待的ticks数。需要注意线程上下文,确保调用在线程中,并处理可能的错误情况。 示例代码需要展示如何创建消息队列、发送消息、接收消息。需要包含必要的头文件,初始化步骤,以及错误处理。例如,在接收时使用RT_WAITING_FOREVER表示无限等待,接收后检查返回值,处理数据。 此外,注意事项应强调缓冲区大小匹配,避免内存溢出,正确处理超时,以及线程安全。可能还需要提到在中断服务例程中不能使用带有阻塞的rt_mq_recv,应使用非阻塞方式。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疑问,如如何创建消息队列、阻塞与非阻塞的区别、线程安全等。确保问题覆盖常见的使用场景潜在问题。</think>### RT-Thread 5.0.2 rt_mq_recv 函数说明 #### 一、函数定义 ```c rt_err_t rt_mq_recv(rt_mq_t mq, void* buffer, rt_size_t size, rt_int32_t timeout); ``` **参数说明**: - `mq`:消息队列对象句柄(需预先通过`rt_mq_create`或`rt_mq_init`创建) - `buffer`:接收消息的缓冲区指针(需保证内存空间足够存储消息) - `size`:期望接收的消息大小(必须与发送方`rt_mq_send`的消息长度一致) - `timeout`:超时时间(单位:系统时钟节拍): - `0`:立即返回 - `RT_WAITING_FOREVER`(负数):永久阻塞 - 其他正整数值:等待指定节拍数[^2] #### 二、返回值 - `RT_EOK`:成功接收消息 - `RT_ETIMEOUT`:超时未收到消息 - `RT_ERROR`:参数错误或消息队列被删除[^1] #### 三、工作机制 1. 从消息队列头部提取消息块 2. 将消息内容复制到`buffer`指向的内存 3. 释放的消息块会被移动到空闲消息链表尾部[^3] #### 四、代码示例 ```c #include <rtthread.h> /* 定义消息队列控制块缓冲区 */ static rt_mq_t test_mq; static char mq_pool[256]; int main(void) { /* 创建消息队列:名称/test_mq,消息长度8字节,缓冲区大小256,等待方式FIFO */ test_mq = rt_mq_create("/test_mq", 8, 16, RT_IPC_FLAG_FIFO); /* 接收消息 */ char recv_buf[8]; rt_err_t result = rt_mq_recv(test_mq, recv_buf, sizeof(recv_buf), RT_WAITING_FOREVER); if (result == RT_EOK) { rt_kprintf("Received: %s\n", recv_buf); } return 0; } ``` #### 五、注意事项 1. 必须保证`size`参数与发送方定义的消息长度严格一致 2. 在中断服务例程中调用时,`timeout`必须设置为`0` 3. 多线程接收时需注意优先级反转问题 4. 接收缓冲区建议使用静态内存或线程栈空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