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辉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3
ISBN 978-7-111-17494-3
第1章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
制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制造就是指产品的制作过程,而广义的制造是包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制造是一个设计制造工业中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制造和生产的区别:制造一般指有形产出,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而生产通常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产出,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
制造业可分为三类: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机械电子制造业(可分为装配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
制造业经历了工具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知识化。
世界制造中心经历过从英国迁移到德国、美国、日本。我国制造业的问题:
1. 制造系统的问题
(1) 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2)我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4)制造业的结构不尽合理。
2. 制造模式的问题
(1) 企业体制的不适应;(2)经营理念的不适应;(3)生产管理手段的不适应;(4)企业组织结构的不适应。
3. 制造技术的问题
(1)设计技术;(2)制造工艺与装备;(3)制造过程自动化。
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包括试销期,初步稳定期,失望期,成长后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产品全生命周期可分为6个阶段:产品计划、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使用和产品报废。
1. 系统(System):具有特定功能的、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 模式(Mode):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3. 技术(Technology):人类在优化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人的因素和物化因素的统一。是科学和工程的中间环节。
制造系统(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制造过程所涉及的人员、硬件和软件等构成的、通过资源转换以最大生产率而增值的、经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个有机整体。制造系统是由制造模式和制造技术两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模式是形式,技术是内容。
先进制造系统(Advanced Manufacturing System, AMS)的特点:时间第一;满意质量;分集并存;以人为本;扁平结构;柔性更高;模块拼合;关注环境。
制造模式(Manufacturing Mode)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模式。
先进制造模式(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AMM)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方式。AMT是实现AMM的基础。AMT强调功能的发挥,形成了技术群;AMM强调制造哲理的体现,偏重于管理、环境、战略的协同。
先进制造模式的特点:以获取生产有效性作为首要目标;以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为基本原则;以人-组织-技术相互结合为实施途径。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是指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系统性;继承性;动态性;持续发展性。
AMT分为三个部分:
1. 主体技术群。包括设计技术群和制造工艺/过程技术群;
2. 支撑技术群。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标准和框架;机床和工具技术;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其他技术。
3. 制造技术基础设施。制造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环境、措施和机制。
AMT的研究对象归纳为:先进设计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材料技术;工业工程技术。
制造的学科体系:制造科学和制造工程;
基础理论(经济学,材料科学;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物理学…)
制造科学(制造系统学,计算制造学,制造工艺学,机械设计学…)
制造技术(产品设计,加工技术,装配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经济管理技术,…)
制造模式(柔性制造模式,集成制造模式,精益生产模式,绿色制造模式,…)
制造系统(工程设计系统,装配系统,输送系统,物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