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工厂模式并不属于GoF23个基本设计模式,但首先了解简单工厂模式对工厂方法模式能有一个引导作用。
- 为什么要运用这个模式: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需要创建一些来自于相同父类的类的实例,对于没有接触过设计模式的人来说,运用的方法可能就是一个一个实例去创建。对此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类(工厂类)来负责创建这些实例,这些被创建的类有相同的父类,通过传递不同的参数来获得不同的实例对象,对之后的编程,我们无需知道类是如何创建的,只需要传递相应的参数即可返回获得一个对象。
- 简单工厂模式定义: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利用Java语言的特性,习惯上将创建其他类实例的方法定义为static方法,外部不需要实例化这个类就可以直接调用该方法来获得需要的对象),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简单工厂模式中,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 模式结构:
Factory(工厂角色):工厂角色即工厂类,它是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负责实现创建所有产品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在工厂类中提供了静态的工厂方法factoryMethod(),它返回一个抽象产品类Product,所有的具体产品都是抽象产品的子类。
Product(抽象产品角色):它是工厂类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封装了各种产品对象的公有方法,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它的引入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使得在工厂类中只需定义一个通用的工厂方法,因为所有创建的具体产品对象都是其子类对象。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角色):它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被创建的对象都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每一个具体产品角色都继承了抽象产品角色,需要实现在抽象产品中声明的抽象方法。
下面是我写的一个计算器的例子:
定义一个接口,里面包含一个getResult方法(即抽象产品角色)
package com.product;
public interface Operation {
double getResult(double numA, double numB);
}
定义一个工厂类,负责创建加、减、乘、除四个对象实例(即工厂角色)
package com.factory;
import com.concreteProduct.Add;
import com.concreteProduct.Div;
import com.concreteProduct.Mul;
import com.concreteProduct.Sub;
import com.product.Operation;
public class OperationFactory {
public static Operation createOperate(String operate) {
Operation oper = null;
switch (operate) {
case "+":
oper = new Add();
break;
case "-":
oper = new Sub();
break;
case "*":
oper = new Mul();
break;
case "/":
oper = new Div();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oper;
}
}
下面是四个实现接口的运算类(即具体产品角色)
package com.concreteProduct;
import com.product.Operation;
public class Add implements Operation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double numA, double numB)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numA+numB;
}
}
package com.concreteProduct;
import com.product.Operation;
public class Sub implements Operation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double numA, double numB)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numA-numB;
}
}
package com.concreteProduct;
import com.product.Operation;
public class Mul implements Operation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double numA, double numB)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numA*numB;
}
}
package com.concreteProduct;
import com.product.Operation;
public class Div implements Operation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double numA, double numB)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 (numB == 0) {
System.out.println("除数不能为0");
return 0;
}else {
return numA/numB;
}
}
}
客户端测试类
package com.clien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com.factory.OperationFactory;
import com.product.Operation;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输入运算符");
@SuppressWarnings("resource")
Scanner sc1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op = sc1.nextLine();
Operation operation = null;
operation = OperationFactory.createOperate(op);
System.out.println(operation.getResult(6, 0));
}
}
- 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点:
简单工厂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实现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将对象的创建交给专门的工厂类负责。
- 简单工厂模式的缺点:
简单工厂模式最大的缺点在于工厂类不够灵活,增加新的具体产品需要修改工厂类的判断逻辑代码,而且产品较多时,工厂方法代码将会非常复杂。
- 适用情况:
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比较少;客户端只知道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不关心。
- 简单工厂模式拓展:
工厂类由抽象产品角色扮演,一个抽象产品类同时也是子类的工厂,也就是说把静态工厂方法写到抽象产品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