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市场的关键参与者。据统计,2023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4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2024年1-10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6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一个更加多元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企业出海:从成熟理性到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出海投资进入成熟期和理性期。从大趋势来看,2004-2018年间,出海投资总量增速达到顶峰,而后在政策推动下逐步放缓,企业投资模式和格局也呈现出明显变化。
制造业企业仍是出海主力,但其海外投资多集中于销售网络、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平台,而非生产型投资。这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模式显示,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基地扩展尚未形成规模。与此同时,生产型投资更多布局在需求地,如美国、欧洲和非洲,目标是规避贸易壁垒和节省运输成本,而非追求低劳动力成本。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对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投资高度集中。制造业、批发零售、金融业、采矿业,以及信息传输和软件服务五大行业,占据了各大洲存量投资的约八成。国有企业凭借大型项目资金优势主导这些领域,而非国有企业因内部竞争压力较大,产业链布局尚未完善。此外,民营企业通过香港、英属维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等地区进行“制度套利”的现象较为普遍,进一步推动了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存量增长。
绿地投资与国企主导的回归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增加了并购投资的制度障碍,而国内需求趋于饱和,企业‘引进来’的动机也逐渐减弱,促使绿地投资重新成为主流。绿地投资更加注重直接获取海外市场收入,这标志着企业出海动机的显著转变。
此外,自2020年以来,国有企业在新增出海投资中的占比显著上升。这不仅是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经济调整阶段导致非国有企业资金紧张的客观反映。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企的投资增量趋势可能还将延续。
新兴产业为中国企业创造“先发展型”机会
虽然中国企业整体属于后发展型,需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并依赖技术引进,但新兴产业的崛起为部分企业提供了“先发展型”机遇。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一些企业正通过技术领先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多数后发展型企业将聚焦成本竞争力,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建厂降低成本,并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推动 “中国品牌”国际化。相比之下,先发展型企业则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为目标,通过靠近需求地的布局规避贸易壁垒。例如,宁德时代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为宝马、戴姆勒等提供服务,同时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也在欧洲设厂。这些企业通过技术标准的统一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外,一些曾经布局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企业(如内燃机汽车制造商)因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革新而失去竞争优势,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转型。这类企业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和市场拓展,在新市场中实现业务重生。
寻找中国企业出海的增长点
未来,中国企业在出海投资中应根据行业特性制定差异化策略。后发展型企业需优先关注是否能通过绿地投资实现成本优势;先发展型企业则应重点拓展发达国家市场,规避贸易壁垒;而已完成生产布局的企业则需及时转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国有企业凭借资金与政策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深化阶段,其对外投资占比提升的趋势或将持续。同时,出口高端化与海外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驱动,赋能企业拓展国际版图
乐享数科是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跨境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发起单位。作为 “国家(中关村)双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证企业” 及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专注于打造智慧信用生态平台,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场景化金融科技服务。
深度整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一方面,极大地优化了跨境金融服务流程,显著提升了结算与融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精准洞悉企业出海需求,匠心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公司与政府、银行和跨境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国际市场的出口信用、外汇对冲、跨境结算等服务,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让企业敢出海、会出海,让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 。
作为一家AI+信用的数字化公司,乐享数科正成为连接金融资源与出海企业需求的重要桥梁,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书写金融科技助力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9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