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数据库的整体结构进行图形化的设计,然后在依据图形对数据库结构进行建立。简单来说,数据库设计就是根据业务系统的具体需要,结合我们所选用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为这个业务系统构造出最优的数据存储模型,并建立好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及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的过程。使之能有效的对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可以高效的对已经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
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存储方式,可以把所有数据存储在一张表中,但是这样就不能达到高效访问的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设计?
好的设计: 减少数据多余,避免数据维护异常,节约存储空间,高效的访问
坏的设计: 存在大量数据多余,存在数据插入、更新、删除异常,浪费大量存储空间,访问数据低效。
如果数据库已经在生产环境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在想对数据库进行调整,就会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最初就要设计出简洁、高效的数据结构。
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 数据是什么,数据有哪些属性,数据和属性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2.使用ER图 对数据库进行逻辑建模(跟我们所选的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没有关系的),大部分的表关系也是在这一步完成的
3.物理设计: 根据数据库自身的的特点把逻辑设计转换为物理设计;
4.维护优化: 新的需求进行建表,索引优化,大表拆分。随着应用程序上线的时间越来越久,需求越来越多,数据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所以在维护优化的时候也要遵循以上几步,完了之后再进行页面的操作,这样保证数据结构永远是最优的。
需求分析:
了解系统中所要存储的数据
了解数据的存储特点,比如有的有时效性,可以采用过期清理的方式存储,有的没有
了解数据的生命周期,可以采用分库分表的方式存储
小问题:
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1对1,1对多,多对多),可能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