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信号槽,实际就是观察者模式。
当某个事件发生之后,比如,按钮检测到自己被点击了一下,它就会发出一个信号(signal)。这种发出是没有目的的,类似广播。如果有对象对这个信号感兴趣,它就会使用连接(connect)函数,意思是,将想要处理的信号和自己的一个函数(称为槽(slot))绑定来处理这个信号。也就是说,当信号发出时,被连接的槽函数会自动被回调。
这就类似观察者模式:当发生了感兴趣的事件,某一个操作就会被自动触发。(这里提一句,Qt 的信号槽使用了额外的处理来实现,并不是 GoF 经典的观察者模式的实现方式。)
代码如下:
#include <QApplication>
#include <QPushButton>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pp(argc, argv);
QPushButton button("Quit");
QObject::connect(&button, &QPushButton::clicked,&app, &QApplication::quit);
button.show();
return app.exec();
}
connect()函数最常用的一般形式:
connect(sender, signal, receiver, slot);
参数:
-
- sender:发出信号的对象
- signal:发送对象发出的信号
- receiver:接收信号的对象
- slot:接收对象在接收到信号之后所需要调用的函数
信号槽要求信号和槽的参数一致,所谓一致,是参数类型一致。如果不一致,允许的情况是,槽函数的参数可以比信号的少,即便如此,槽函数存在的那些参数的顺序也必须和信号的前面几个一致起来。这是因为,你可以在槽函数中选择忽略信号传来的数据(也就是槽函数的参数比信号的少),但是不能说信号根本没有这个数据,你就要在槽函数中使用(就是槽函数的参数比信号的多,这是不允许的)。
自定义信号槽
使用connect()可以让我们连接系统提供的信号和槽。但是,Qt 的信号槽机制并不仅仅是使用系统提供的那部分,还会允许我们自己设计自己的信号和槽。
自定义信号槽需要注意的事项
- 发送者和接收者都需要是QObject的子类(当然,槽函数是全局函数、Lambda 表达式等无需接收者的时候除外);
- 使用 signals 标记信号函数,信号是一个函数声明,返回 void,不需要实现函数代码;
- 槽函数是普通的成员函数,作为成员函数,会受到 public、private、protected 的影响;
- 使用 emit 在恰当的位置发送信号;
- 使用QObject::connect()函数连接信号和槽。
- 任何成员函数、static 函数、全局函数和 Lambda 表达式都可以作为槽函数
信号槽的更多用法
- 一个信号可以和多个槽相连
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些槽会一个接一个的被调用,但是它们的调用顺序是不确定的。
- 多个信号可以连接到一个槽
只要任意一个信号发出,这个槽就会被调用。
- 一个信号可以连接到另外的一个信号
当第一个信号发出时,第二个信号被发出。除此之外,这种信号-信号的形式和信号-槽的形式没有什么区别。
- 槽可以被取消链接
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出现,因为当一个对象delete之后,Qt自动取消所有连接到这个对象上面的槽。
- 使用Lambda 表达式
在使用 Qt 5 的时候,能够支持 Qt 5 的编译器都是支持 Lambda 表达式的。
我们的代码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QObject::connect(&newspaper, static_cast<void (Newspaper:: *)(const QString &)>(&Newspaper::newPaper),[=](const QString &name)
{
/* Your code her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