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UFDS、IBUFGDS和OBUFDS

本文详细介绍了FPGA中的全局时钟资源及其使用方法,包括IBUFG、IBUFGDS、BUFG等原语的功能与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实现低抖动和低延迟的设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前,大型设计一般推荐使用同步时序电路。同步时序电路基于时钟触发沿设计,对时钟的周期、占空比、延时和抖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同步时序设计的要求,一般在FPGA设计中采用全局时钟资源驱动设计的主时钟,以达到最低的时钟抖动和延迟。 FPGA全局时钟资源一般使用全铜层工艺实现,并设计了专用时钟缓冲与驱动结构,从而使全局时钟到达芯片内部的所有可配置单元(CLB)、I/O单元(IOB)和选择性块RAM(Block Select RAM)的时延和抖动都为最小。为了适应复杂设计的需要,Xilinx的FPGA中集成的专用时钟资源与数字延迟锁相环(DLL)的数目不断增加,最新的Virtex II器件最多可以提供16个全局时钟输入端口和8个数字时钟管理模块(DCM)。
       常用的与全局时钟资源相关的Xilinx器件原语包括:IBUFG、IBUFGDS、BUFG、BUFGP、BUFGCE、BUFGMUX、BUFGDLL和DCM等。
        1. IBUFG 即输入全局缓冲,是与专用全局时钟输入管脚相连接的首级全局缓冲。所有从全局时钟管脚输入的信号必须经过IBUF元,否则在布局布线时会报错。 IBUFG支持AGP、CTT、GTL、GTLP、HSTL、LVCMOS、LVDCI、LVDS、LVPECL、LVTTL、PCI、PCIX和 SSTL等多种格式的IO标准。
        2. IBUFGDS  是IBUFG的差分形式,当信号从一对差分全局时钟管脚输入时,必须使用IBUFGDS作为全局时钟输入缓冲。IBUFG支持BLVDS、LDT、LVDSEXT、LVDS、LVPECL和ULVDS等多种格式的IO标准。
        3. BUFG 是全局缓冲,它的输入是IBUFG的输出,BUFG的输出到达FPGA内部的IOB、CLB、选择性块RAM的时钟延迟和抖动最小。
        4. BUFGCE 是带有时钟使能端的全局缓冲。它有一个输入I、一个使能端CE和一个输出端O。只有当BUFGCE的使能端CE有效(高电平)时,BUFGCE才有输出。
5. BUFGMUX 是全局时钟选择缓冲,它有I0 和I1 两个输入,一个控制端S,一个输出端O。当S为低电平时输出时钟为I0,反之为I1。需要指出的是BUFGMUX的应用十分灵活,I0和I1两个输入时钟甚至可以为异步关系。
        6. BUFGP 相当于IBUG加上BUFG。
        7. BUFGDLL 是全局缓冲延迟锁相环,相当于BUFG与DLL的结合。BUFGDLL在早期设计中经常使用,用以完成全局时钟的同步和驱动等功能。随着数字时钟管理单元(DCM)的日益完善,目前BUFGDLL的应用已经逐渐被DCM所取代。 
        8. DCM 即数字时钟管理单元,主要完成时钟的同步、移相、分频、倍频和去抖动等。DCM与全局时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达到最小的延迟和抖动,几乎所有的DCM应用都要使用全局缓冲资源。DCM可以用Xilinx ISE软件中的Architecture Wizard直接生成。
全局时钟资源的使用方法 
        1.IBUFG + BUFG的使用方法:
IBUFG后面连接BUFG的方法是最基本的全局时钟资源使用方法,由于IBUFG组合BUFG相当于BUFGP,所以在这种使用方法也称为BUFGP方法。
2. IBUFGDS + BUFG的使用方法: 
当输入时钟信号为差分信号时,需要使用IBUFGDS代替IBUFG。
3. IBUFG + DCM + BUFG的使用方法: 
这种使用方法最灵活,对全局时钟的控制更加有效。通过DCM模块不仅仅能对时钟进行同步、移相、分频和倍频等变换,而且可以使全局时钟的输出达到无抖动延迟。
4. Logic + BUFG的使用方法: 
BUFG不但可以驱动IBUFG的输出,还可以驱动其它普通信号的输出。当某个信号(时钟、使能、快速路径)的扇出非常大,并且要求抖动延迟最小时,可以使用BUFG驱动该信号,使该信号利用全局时钟资源。但需要注意的是,普通IO的输入或普通片内信号进入全局时钟布线层需要一个固有的延时,一般在10ns左右,即普通IO和普通片内信号从输入到BUFG输出有一个约10ns左右的固有延时,但是BUFG的输出到片内所有单元(IOB、CLB、选择性块RAM)的延时可以忽略不计为“0”ns。
        5.Logic + DCM + BUFG的使用方法:
DCM同样也可以控制并变换普通时钟信号,即DCM的输入也可以是普通片内信号。使用全局时钟资源的注意事项全局时钟资源必须满足的重要原则是:使用IBUFG或IBUFGDS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信号从专用全局时钟管脚输入。换言之,当某个信号从全局时钟管脚输入,不论它是否为时钟信号,都必须使用IBUFG或IBUFGDS;如果对某个信号使用了IBUFG或IBUFGDS硬件原语,则这个信号必定是从全局时钟管脚输入的。如果违反了这条原则,那么在布局布线时会报错。这条规则的使用是由FPGA的内部结构决定的:IBUFG和IBUFGDS的输入端仅仅与芯片的专用全局时钟输入管脚有物理连接,与普通IO和其它内部CLB等没有物理连接。另外,由于BUFGP相当于IBUFG和BUFG的组合,所以BUFGP的使用也必须遵循上述的原则
IBUFDS、IBUFGDS和OBUFDS都是差分信号缓冲器,用于不同电平接口之间的缓冲和转换。IBUFDS 是差分输入的时候用,OBUFDS是差分输出的时候用,而IBUFGDS则是时钟信号专用的输入缓冲器。


IBUFDS、IBUFGDS和OBUFDS都是差分信号缓冲器,用于不同电平接口之间的缓冲和转换。

IBUFDS 是差分输入的时候用,OBUFDS是差分输出的时候用,而IBUFGDS则是时钟信号专用的输入缓冲器。

下面详细说明: 

IBUFDS

Differential Signaling Input Buffer with Selectable I/O Interface

//差分输入时钟缓冲器 

IBUFDS是一个输入缓冲器,支持低压差分信号(如LVCMOS、LVDS等)。

在IBUFDS中,一个电平接口用两个独特的电平接口(I和IB)表示。一个可以认为是主信号,另一个可以认为是从信号。主信号和从信号是同一个逻辑信号,但是相位相反。 

Inputs

Outputs

I

IB

O

0

0

No Change

0

1

0

1

0

1

1

1

No Change

Verilog Instantiation Template

IBUFDS instance_name (.O (user_O),

            .I (user_I),

            .IB (user_IB));

IBUFGDS

Dedicated(专用的) Differential Signaling Input Buffer with Selectable I/O Interface

//专用差分输入时钟缓冲器

 IBUFGDS是一个连接时钟信号BUFG或DCM的专用的差分信号输入缓冲器。在IBUFGDS中,一个电平接口用两个独立的电平接口(I和IB)表示。一个可以认为是主信号,另一个可以认为是从信号。主信号和从信号是同一个逻辑信号,但是相位相反。

 

Inputs

Outputs

I

IB

O

0

0

- *

0

1

0

1

0

1

1

1

- *

 

* The dash (-) means No Change.

Verilog Instantiation Template

IBUFGDS instance_name (.O (user_O),

                       .I (user_I),

                       .IB (user_IB));

 

 

 

OBUFDS

Differential Signaling Output Buffer with Selectable I/O Interface

//差分输出时钟缓冲器

OBUFDS是一个输出缓冲器,支持低压差分信号。OBUFDS隔离出了内电路并向芯片上的信号提供驱动电流。它的输出用O和OB两个独立接口表示。一个可以认为是主信号,另一个可以认为是从信号。主信号和从信号是同一个逻辑信号,但是,相位相反。

 

Inputs

Outputs

I

O

OB

0

0

1

1

1

0

 

Verilog Instantiation Template

OBUFDS instance_name (.O (user_O),

                      .OB (user_OB),

                      .I (user_I));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FPGA的:"我想查找或理解与FPGA相关的原语或模块的功能 请问ibufds_gte2驱动bufg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这涉及到IBUFDS_GTE2BUFG的原语。 从系统指令中,我有一些引用: - 引用[1]提到IBUFG, IBUFGDS, OBUFGDS, IBUFDS, OBUFDS, BUFG等原语。 - 引用[2]详细解释了BUFG的作用:BUFG用于驱动信号,特别是当信号扇出大时,它可以减少抖动延迟。它可以将普通信号或时钟信号放入全局时钟网络。 - 引用[3]给出了IBUFDS_GTE2的Verilog模板,说明它是用于Gigabit Transceiver Buffer的。 - 引用[4]是关于10G以太网接口的,但不直接相关。 用户具体问的是"ibufds_gte2驱动bufg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意思是IBUFDS_GTE2驱动BUFG的作用使用方法。 回顾引用: - IBUFDS_GTE2是Xilinx FPGA中的一个原语,用于高速收发器(如Gigabit Transceiver)的输入缓冲器。它处理差分输入信号。 - BUFG是全局时钟缓冲器,用于将信号分配到全局时钟网络上,以减少延迟抖动。 在FPGA设计中,IBUFDS_GTE2的输出(O或ODIV2)可能需要被驱动到全局时钟网络上,以便在整个芯片中高效地分配。这就是BUFG的作用。 从引用[2]:"BUFG不但可以驱动IBUFG的输出,还可以驱动其它普通信号的输出。" 所以,IBUFDS_GTE2的输出可以被BUFG驱动。 具体作用: - IBUFDS_GTE2将差分输入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O)或分频版本(ODIV2)。 - 然后,这个输出信号可能需要作为时钟或高扇出信号使用。使用BUFG可以确保这个信号通过全局时钟网络分配,从而最小化延迟抖动。 使用方法: - 在HDL代码中,首先实例化IBUFDS_GTE2来接收差分输入。 - 然后,将IBUFDS_GTE2的输出连接到BUFG的输入。 - BUFG的输出可以用于驱动其他逻辑。 例如,在Verilog中: ```verilog IBUFDS_GTE2 #( .CLKCM_CFG("TRUE"), .CLKRCV_TRST("TRUE"), .CLKSWING_CFG(2'b11) ) IBUFDS_GTE2_inst ( .O(clk_in), // output from transceiver .ODIV2(), // optional divided output .CEB(1'b0), // clock enable, active low .I(I_p), // differential input positive .IB(I_n) // differential input negative ); BUFG BUFG_inst ( .I(clk_in), // input from IBUFDS_GTE2 .O(clk_out) // global clock output ); ``` 然后,clk_out可以用于时钟网络。 引用[2]提到:"普通IO普通片内信号从输入到BUFG输出有一个约10ns左右的固有延时",但由于IBUFDS_GTE2是专用硬件,延迟可能不同,但原理类似。 回答结构: - 使用中文,因为系统指令要求。 - 结构清晰:先解释作用,再讲使用方法。 - 添加引用标识:[^2], [^3]等。 - 生成相关问题。 生成相关问题: - 基于主题,如:IBUFDS_GTE2的其他应用?BUFG的优化技巧?FPGA时钟管理的最佳实践? 最终回答: 1. 解释IBUFDS_GTE2驱动BUFG的作用。 2. 描述使用方法,包括代码示例。 3. 添加引用。 4. 列出相关问题。</think>### IBUFDS_GTE2驱动BUFG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在Xilinx FPGA设计中,`IBUFDS_GTE2``BUFG`是两个关键的原语(primitive),常用于高速接口时钟管理。以下基于引用内容逐步解释其作用使用方法。 #### 作用 1. **IBUFDS_GTE2的功能**: - `IBUFDS_GTE2`是专为高速收发器(如Gigabit Transceiver)设计的输入缓冲器,用于处理差分输入信号(例如PCIe、以太网或串行接口的差分时钟/数据)。 - 它将差分输入信号(`I``IB`)转换为单端输出信号(`O`或分频输出`ODIV2`),并提供抗抖动信号整形功能[^3]。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10G以太网、PCIe接口等高速通信[^4]。 2. **BUFG的功能**: - `BUFG`是全局时钟缓冲器,用于将信号分配到FPGA的全局时钟网络上。 - 作用包括: - 减少信号抖动延迟,确保低偏移(skew)。 - 支持高扇出(fan-out)信号(如时钟或使能信号),避免因布线延迟导致的时序问题。 - 可驱动普通信号或专用输入(如`IBUFDS_GTE2`的输出)[^2]。 3. **IBUFDS_GTE2驱动BUFG的核心作用**: - 当`IBUFDS_GTE2`输出的高速信号(例如收发器时钟)需要作为全局时钟源时,通过`BUFG`将其接入全局时钟网络。 - 优势: - **降低抖动**:`BUFG`利用专用低延迟路径,最小化信号传输抖动(接近0 ns延迟)[^2]。 - **提高扇出能力**:适用于驱动FPGA内部大量逻辑单元(如CLB、BRAM),避免普通布线导致的延迟(约10 ns)[^2]。 - **确保时序收敛**:在高速设计中(如10G以太网),这对满足时序约束至关重要[^4]。 #### 使用方法 以下是基于Verilog的典型实现步骤(以Kintex-7系列为例): 1. **实例化IBUFDS_GTE2**: - 配置差分输入缓冲器,生成单端时钟信号。 - 参数说明: - `CLKCM_CFG`:时钟补偿模式(通常设为`"TRUE"`)。 - `CLKRCV_TRST`:接收器复位控制(设为`"TRUE"`以启用)。 - `CLKSWING_CFG`:信号摆幅配置(例如`2'b11`表示全摆幅)[^3]。 ```verilog IBUFDS_GTE2 #( .CLKCM_CFG("TRUE"), // 启用时钟补偿 .CLKRCV_TRST("TRUE"), // 启用接收器复位 .CLKSWING_CFG(2'b11) // 全摆幅配置 ) IBUFDS_GTE2_inst ( .O(clk_raw), // 输出单端时钟 .ODIV2(), // 分频输出(可选) .CEB(1'b0), // 时钟使能(低有效,常接地) .I(diff_clk_p), // 差分输入正端 .IB(diff_clk_n) // 差分输入负端 ); ``` 2. **驱动BUFG**: - 将`IBUFDS_GTE2`的输出`clk_raw`连接到`BUFG`,使其进入全局时钟网络。 - 注意:`BUFG`可直接驱动普通信号或`IBUFG`类输出[^2]。 ```verilog BUFG BUFG_inst ( .I(clk_raw), // 输入:来自IBUFDS_GTE2 .O(global_clk) // 输出:全局时钟信号 ); ``` 3. **在逻辑中使用全局时钟**: - `global_clk`可连接到FPGA内部逻辑(如时序模块或高速接口)。 ```verilog always @(posedge global_clk) begin // 全局时钟驱动的逻辑(例如寄存器或状态机) end ``` #### 关键注意事项 - **延迟控制**: - `IBUFDS_GTE2`到`BUFG`的路径有固定延迟(约1-2 ns),但`BUFG`输出到片内单元的延迟接近0 ns[^2]。 - 在时序约束中需声明输入延迟(`set_input_delay`)。 - **优化场景**: - 适用于10G以太网、PCIe等需低抖动时钟的场景[^4]。 - 若信号扇出较小,可省略`BUFG`以节省资源,但高速设计推荐使用。 - **资源使用**: - `BUFG`是有限资源(例如Kintex-7有32个),需合理分配。 通过此方法,`IBUFDS_GTE2`驱动`BUFG`能显著提升高速接口的稳定性时序性能[^2][^3][^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