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历程——来自百度贴吧《程序员》

从三流高校到成为技术全面的程序员,作者分享了从MIS转向通信行业再到IC设计领域的奋斗历程,强调技术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历程——来自百度贴吧《程序员》

 

选段:


        我上的是一个三流的高校,就连同一个城市的人多数都不知道。因为学校不好也就没有指望能靠学校名气找一个好工作。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上了,大一开学前的假期我就开始了学习,记得我买的第一本书是《计算机基础DOS3.0》,大家别吓着了,其实当时已经普及了DOS6.22了,只是我在书店里看到了DOS4.0,5.0,6.0的书,以为像英语那样是第四、五、六册,记得当时到处找DOS1.0,现在想想也幸好我没有找到:)开学前我学完了 PASCAL,那时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人可以请教,我连程序是什么的概念都没有,只好死记硬背代码,然后拿纸写,我一直到大三才有了一台486,在这之前用纸写了多少程序我也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最长的一个我拿A4大小的草稿纸写了30 多页,我的C语言、C++ 、VC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入门的。所以说条件是可以克服的,希望我的经历多少给条件艰苦的同学们一点信心。

      

        大三假期找了个机会在一个计算机研究所实习,与其说实习不如说是做义工,工作了两个月一分钱没有拿。但是这两个月对我的发展帮助很大,让我早一步了解了社会,刚去的时候我当然是一窍不通,在那里我熟悉了网络,学会了Delphi和Oracle。由于工作很认真,得到了比较好的评价,在一位长者的引荐下,我开始和他们一起做项目,这使我在大三大四就有了自己的收入,大四又找了两家MIS公司兼职,虽然钱不多,但是在学生期间有1000多的收入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终于用自己赚的钱把计算机换了。大四下开始找工作,这时我的工作经验已经比较多(当然现在想想非常幼稚),开始听父母的想去那个研究所, 实习过那个部门也希望我能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不了了之,这种单位就是比较官僚,我一气之下就到了我兼职的一个公司做MIS的TeamLeader。在大三到毕业一年的时间,做过了各种MIS,从煤气、烟厂、公安、铁路、饮食到高校,什么有钱做什么,工作也很辛苦,经常加班和熬通宵,从跟客户谈需求到设计、编码、测试、交付都要上。那时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不错,现在想想真是很肤浅。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很容易被误导,各种开发工具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觉得很受公司器重,但这样工作永远是一个低层次的开发者。不要跟我说什么系统分析有多么多么重要,多么多么难。你以为自己跟用户谈需求做设计就是系统分析和设计了吗,国内又有几个公司能够做的很到位很规范?我是ISO9000内审员,也在Rational公司受过多次培训,拿了4个证书,还有一个公司让我去做 CMM。这些我听过很多,但是很多事情到国内就变了性质,一个公司不是通过了ISO9000或者CMM就能规范了,我现在在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外企工作,里面的管理不是一般国内企业能及的。作为一个毕业不久以前没有步入过社会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掌握系统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UML只是一个工具,关键是人本身的思想,不是说你熟悉了C++、Rose就能够做出好的设计,相反如果你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你可以用C写出比别人用C++更加模块化的程序。

  
        话说远一些,国内软件开发行业有一个怪圈,很多人觉得VC > Delphi > VB,真是很搞笑。这几个软件我都做过开发,说白了他们都是工具,应该根据应用的需要选择采用哪个,而不是觉得哪个上层次。如果你因为用某个开发工具很有面子而选择的话,只能说明你很浅薄。如果说层次,那么这些工具都不上层次,因为它们用来用去都是一些系统的API,微软的朋友不会因为你记住他们多少个 API或者多少个类就会觉得你很了不起,你永远只是他们的客户,他们看重的是你口袋里的银子。我也做过系统内核,我也封装过很多API,同样我也不会看重那些使用这些API做二次开发的客户,除非他能够作出自己独到的设计。  
       

       至于有人认为C++ > C那更是让人笑掉大牙,不妨你去打听一下,现在有几个操作系统内核是用C++写的,又有几个实时系统用的是C++,当然我也不是说C++不好,但是目前的内核和实时系统中C++还无法与C匹敌,至于说C++适合做应用系统的开发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在于你用什么工具和语言,而在于你干什么工作。你的设计体现了你的技术层次。 
这样干了一年我觉得非常苦闷,做的大多数都是熟练工种的活,个人技术上没有太多 的提高也看不到方向。所以决定离开这个城市去上海,寻求更好的发展,并且打算放弃我以前的MIS转到通信行业。

      

       由于是全新的行业,我把自己降到了零点,我学的VC、Delphi、数据库派不上用场,摆在我面前的是嵌入式、协议、信令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我知道我没有退路,于是拼命的学习,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应届毕业生一样,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半年过去我终于熟悉了工作,并且得到了公司的表彰,薪水也加了一级。后面的日子里我们省吃俭用,把欠朋友的1万多块钱还了,日子终于上了正轨。这时女朋友告诉我她想考研究生,我也很支持,于是她辞职在家备考。
        另外,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ProjectManager,他原来是一个大通信公司的产品经理,对人非常和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他也给了我许许多多无私的帮助。在工作上他给我充分的空间和信任。记得公司安排我维护一个接入服务器软件,由于代码量不算太小(5万行),资料和文档都不齐全,我维护起来非常吃力,所以想重新把它做一遍,公司领导不太支持,可能觉得工作量太大,但是他极力支持我,私下里他让我放手去做,我的维护工作他挤时间做。在他的支持下,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接入服务器的软件,并且实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TCP/IP协议栈。在这里我学会了嵌入式系统设计、驱动开发、TCP/IP和很多通信的知识,我花了一年时间终于使自己从MIS开发转到了通信行业,并且站稳了脚跟。我的开发大量是对硬件的直接操作,不再受微软的操作系统,VC、Delhpi这些开发工具的约束,我终于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  


       我做事情喜欢追根问底,随着开发的深入,软件开发与硬件联系越来越紧密,硬件知识的匮乏又对我的发展产生了障碍,而且芯片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里,这对做系统级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一个新产品出来,第一道利润(也往往是最丰厚的利润)常常都被IC公司如Intel、Motorola赚去了,国内的厂商只能喝点汤。所以我决心解决自己的硬件技术障碍,并打算离开通信行业,进入IC设计相关领域。

 
        当然我明白如果我对硬件了解的非常少,没有哪家IC公司会仁慈到招我这样一个一窍不通的人来培训。所以我必须努力打好基础,学一些相关知识为以后做准备。就像我开始从MIS转到通信一样,我看过大量通信方面的书,并且给一个ISP做过RADIUS计费分拣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通信公司才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在的通信公司是做系统设计的,有不少PCB Layout硬件人员,平常我就注意向他们学习,由于我做的是软件,在公司看硬件资料不好意思,所以开始只好在家看,刚来上海工作我连续一年都在加班,后来不加了,因为我要挤出时间学习,通常我12点左右睡,第二天5点半起,我上班比较早,地铁上如果人不多我也用来看书。学习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实在不懂的问题就积累起来问硬件人员,他们的帮助使我学习进度快了很多,因为在没有人点拨的情况下自学,我的一半时间是花在解决疑难问题上,但这种问题经常是别人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豁然开朗,我非常庆幸我有这样的学习环境。在后面的一年里,我学会了看硬件原理图,学会了简单的硬件设计(模拟电路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事情就是这样的,当你安安份份做软件,别人永远认为你是软件开发人员,在你开始学习硬件时别人未必会认同,有位中兴通讯的朋友还对我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学完。我也明白这一点,但我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但当你熟悉硬件后大家又会觉得你好像原本就是软硬件都懂的,同事们也都习以为常了。这个时候我可以把硬件资料堂堂正正的拿到公司看,没有人再大惊小怪了。让我比较自豪的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一个IAD(软交换的终端设备)系统方案,包含软硬件的选型、设计等内容,这个方案得到了公司和同事们的认同,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当我的硬件有了一定的进步后,我的软件设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我做的接入服务器CPU是Motorola PowerPC860,熟悉的朋友都知道860 QMC与软件的批量数据传输通常采用BD表的方式,硬件人员做驱动的时候习惯采用固定BD表,每接收或发送数据都将数据从BD表拷贝到用户Buffer,或从用户Buffer拷贝到BD表,由于理解的比较深入,我自己重新实现了这个过程,采用动态BD表的方式,驱动从一个网口接收数据,提交给我的软件进行三层交换,直至从另外的接口发送出去,没有进行一次拷贝。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性能,使系统的指标接近理论值。软硬件的结合使我的设计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写的这个操作系统,编译后我把程序反编译成汇编,找出其中不优化的代码,然后在C程序中进行调整。举个例子,很多CPU没有专门的乘法指令,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种CPU上进行一个乘法操作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指令周期,有的朋友会说这个我知道,我会尽量避免采用×号,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你知道C语言中数组的下标操作是怎么实现的吗?仔细看看反汇编的代码你就会明白,同样是通过下标的定位操作,C编译器会有时候会产生位移指令,但有时候会用乘法实现,两者效率往往是天壤之别,所以明白这些问题你才能将系统性能提升到极致。一些问题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共同探讨。 

 

       话说远一点,我由衷的希望在软件上做的比较深入的朋友们有机会学学硬件以及其它相关知识,尤其是做底层开发和嵌入式设计的。这对软件技术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否则很多事情你只知道该这样但不会明白为什么该这样。

 

       在入门阶段的问题我通常不去问那些资深人士,而是问一些资历比较浅的朋友,比如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会跟你详细的讲解,而资深人士通常觉得你的问题太简单,所以回答的也很简单,我又不好意思多问。

      
       而且我也发现拼命不是办法,我可以熬一两个通宵,最多的一次我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但是我半个月都没有恢复过来,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学习工作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像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技术没有贵贱之分,我以前换行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致,而不是对哪个行业有什么偏见。我希望我的经历不要给朋友一个错误的导向,觉得我始终向更高的技术发展。其实各行各业做到顶尖都是很困难的。话又说回来虽然技术没有贵贱,但是门槛是有高低的,无论如何,做IC的门槛要比做网页的高,这一点无可否认。国家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个人奋发向上的想法还是应该有的,努力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上做的更好,而不应该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

我们也应该有目标的学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