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西雅图,微软总部大楼内,1985名员工正在交接工作。这是继23年万人裁员后,又一轮涉及全球6000人的组织重构。但诡异的是,这家市值3万亿美元的公司刚交出历史最佳财报:季度营收700亿美元,净利润同比暴涨17.7%。
被裁的同事抱着纸箱走人,工位上的AI助手Github Copilot却在疯狂敲代码,因为微软CEO Satya说微软1/3的代码都是AI写的。
最近科技圈的大新闻,真是让打工人又酸又慌。一边是微软宣布全球裁员6000人,LinkedIn、Xbox等部门中枪,中层管理和非技术岗首当其冲;另一边是微软市值重回3万亿美金,AI基建疯狂砸钱,CEO纳德拉放话“20%-30%的代码靠AI生成”,甚至点名夸赞中国团队DeepSeek的R1模型“设定了新标准”。
更魔幻的是,国内突然爆出“上海微软N+8天价赔偿”的瓜。评论区一片哀嚎:“被裁都能裁出幸福感?”
先说个大辟谣!作为在微软干了十年产品经理+人才顾问,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所谓微软N+8”肯定是假的!微软中国的赔偿标准向来卡得死,一般是N+2,顶多加个年假折现,N+8绝对不可能!
/ 微软这两年裁员潜规则 /
AI越疯,裁员越狠,微软这两年裁员,其实有套“绩效筛选”的潜规则:
低分员工直接凉凉:微软内部有“绩效黑名单”,连续两次低于门槛的,HR系统自动标红,两年内禁止调岗、被裁后永不返聘;
中层领导高危:一个总监管10个人还是50个人,对AI来说没区别。现在微软搞“扁平化”,经理岗砍30%,程序员反而扩招;
非技术岗瑟瑟发抖:HR用AI筛简历,销售用AI跟客户聊天,行政用AI排会议室…你说裁谁?
打工人灵魂拷问:下一个被优化的会是我吗?
微软的裁员逻辑,暴露了科技行业的新生存法则
AI不是万能药,但不用AI绝对要命:巨头们一边裁员降本,一边把省下的钱疯狂砸向AI基建(微软单季度资本支出214亿美金!),摆明了“用AI省人力,用人力卷AI”;
高薪≠安全:麦肯锡报告早预警——AI最先取代的恰恰是高学历脑力岗,比如数据分析、基础编程,反而送外卖、拧螺丝更“安全”;
外企滤镜碎一地:都说外企裁员厚道,但N+2已是天花板,微软外包公司“微创软件”去年裁员,赔偿才N+1
/ AI时代最大的铁饭碗 /
职场人保命指南:别等裁员才后悔,是警惕“伪稳定”岗位:
中层管理、重复性高的职能岗(如基础运营、传统销售)最危险;
AI免疫技能:复杂决策(战略规划)、创造力(产品设计)、人际连接(高端客户维护)。
把自己变成“AI增强型员工”:
学会用Copilot写代码、用ChatGPT做竞品分析,别和工具抢饭碗,而是让工具替你打工;
纳德拉说“AI是同事,不是对手”,但能和AI组队的人,才配当同事。
AI时代最大的铁饭碗,根本不是“岗位”,而是你的数字资产!
举个栗子🌰:
前百度产品离职后,做数字游民,一年玩转十几个国家,抽空用Currsor写APP,年薪轻松过百万。;
隔壁组实习生用AI做简历优化服务,副业月入2万+;
就连我自己这种,都能靠《雷老师谈AI》,全网圈粉超70万,最近还跟某平台合作AI+小红书变现的课程。
这年头,你在视频号发条吐槽视频,可能比加班PPT值钱多了。
立刻开启“数字资产”积累,把自己变成IP:
马上注册小红书/视频号:哪怕发职场吐槽也行!我就是靠“谈AI”系列起家的,目前粉丝破70万,现在几乎所有的AI公司都找我,帮他们推广AI产品。
别等裁员,先混圈子
最近有人提议我搞一个【AI副业相关沙龙】,专门教打工人用小红书+AI搞轻创业。大家感兴趣吗?
最后说句扎心的:公司不是家,职场没有“恶意赔偿”。与其羡慕“N+8”的传说,不如把自己活成“被裁也不慌”的硬核打工人——你在社交媒体囤的粉丝、内容、影响力,能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