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年检记录_2014年

本文详细记录了作者组织参与ISO9000软件项目外审的经历,包括13年和14年的两次外审,重点阐述了针对外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在13年软件开发中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文中详细分析了外审中提到的需求分析、项目计划、测试等关键环节的改进策略,如项目计划中明确成本预算、需求分析分离用户需求与软件需求、加强评审环节以及采用专业bug管理工具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继13年年后写的:

ISO9000软件项目评审过程记录_亲历记录 

ISO9000软件项目评审员点评_亲历记录

   很有幸组织参与了13年公司ISO9000三年一次的软件部分外审,今年(14年)常规年检,也是由我来组织材料及应对外审的。由于去年外审老师提出了一些待改进项目,在13年的软件开发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做了加强,主要包括如下几项:1.项目计划中要载明进度、预算、工期、质量要求等信息;2.项目任务书里要把组成员分工、与甲方及接口人员写清楚;3.评审环节要加强;3、测试bug可追溯性体现不够明确,建议采用专业的bug管理工具;4、文档中有个别文件没有版本信息、修改信息、基线信息。  

    通过我们13年对待改进项的补强,上次老师提的好建议这次外审材料里都有了体现。今年外审过程中老师继续提出了一些改进好建议,依此记录如下:

1.  项目计划里的成本预算主要指代的是规模预算,多少行代码/平均代码产出效率=工时*成本=总的开发成本;

2.  需求分析中建议把用户需求与软件需求分开来编制。整个需求分析的过程大致分为三大阶段:计划阶段,谁去、见谁、角色、需要调研的内容纲要;做的阶段,采取访问的方式、原型的方式、用户场景的方式等;编制需求分析文档阶段,客户需求(规模、边界、功能等)与软件需求分开编制;

3.  需求从头至尾都是一条主线,介绍了一个概念叫做需求矩阵法,一个二维矩阵,把需求与项目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关联起来,可以有效的避免需求的遗漏与偏离。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