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学
喵一只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aes加密算法
加密它:用新的高级加密标准(AES)保持你的数据安全原著:James McCaffrey 翻译:小刀人 原文出处:MSDN Magazine November 2003 (Encrypt It)本文的代码下载:msdnmag200311AES.exe (143KB)本文假设你熟悉 C# 和 位(bit)操作。 摘要 AE转载 2014-10-23 09:44:31 · 2602 阅读 · 0 评论 -
SHA1算法详解
1 SHA1算法简介安全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主要适用于数字签名标准(Digital Signature Standard DSS)里面定义的数字签名算法(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DSA)。对于长度小于2^64位的消息,SHA1会产生一个160位的消息摘要。当接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个消息摘要可以用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在传输的过程转载 2014-10-29 15:15:13 · 1890 阅读 · 0 评论 -
背包公钥算法
公钥算法之背包算法这是一个非对称算法,即可生成多个不同的公钥,分发给其他人,然后其他人用各自的公钥加密文件,而算法只生成一个私钥(自己保存),这私钥可解密不同公钥加密的文件。在不知道私钥的前提下,破解文件是一个NP难问题。下面贴上高老师的讲义:1.背包算法基于背包问题的简化版,即子集和问题(Subset sum)。2.子集和问题:给定一个整数集A(俗称为背包)和转载 2014-10-29 17:10:45 · 4536 阅读 · 0 评论 -
ElGamal算法
ElGamal算法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其安全性依赖于计算有限域上离散对数这一难题。密钥对产生办法。首先选择一个素数p,两个随机数, g 和x,g, x < p, 计算 y = g^x ( mod p ),则其公钥为 y, g 和p。私钥是x。g和p可由一组用户共享。ElGamal用于数字签名。被签信息为M,首先选择一个随机数k, k与 p - 1互质,计算 a = g^k转载 2014-10-29 17:16:17 · 1617 阅读 · 0 评论 -
SH-A1算法原理
SHA-1看起来和MD5很像(也许是Ron Rivest在SHA-1的设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SHA-1的内部比MD5更强,其摘要也更长(160比特,而不是128比特),但是长度就看上去更安全。SHA-1成功的经受了密码分析的考验,也因而受到的密码学界的广泛推崇。SHA-1的变体可以产生192比特和256比特的摘要。 以下是可以产生160比特的消息摘要的SHA-1算法,它建立在对比特转载 2014-10-24 09:48:55 · 1950 阅读 · 0 评论 -
MD5算法原理
MD5(单向散列算法)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MD5算法的使用不需要支付任何版权费用。 MD5功能: 输入任意长度的信息,经过处理,输出为128位的信息(数字指纹); 不同的输入得到的不同的结果(唯一性); 根据128位的输出结果不可能反推出输入的信息(不可逆)转载 2014-10-24 09:18:09 · 484 阅读 · 0 评论 -
aes加密算法简述
随着对称密码的发展,DES数据加密标准算法由于密钥长度较小(56位),已经不适应当今分布式开放网络对数据加密安全性的要求,因此1997年NIST公开征集新的数据加密标准,即AES[1]。经过三轮的筛选,比利时Joan Daeman和Vincent Rijmen提交的Rijndael算法被提议为AES的最终算法。此算法将成为美国新的数据加密标准而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尽管人们对AES还有不同的看法转载 2014-10-23 09:45:17 · 1431 阅读 · 0 评论 -
des加密算法
美国国家标准局1973年开始研究除国防部外的其它部门的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加密标准,于1973年5月15日和1974年8月27日先后两次向公众发出了征求加密算法的公告。加密算法要达到的目的(通常称为DES 密码算法要求)主要为以下四点: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护,防止数据未经授权的泄露和未被察觉的修改;☆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使得破译的开销超过可能获得的利益,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和掌握;☆DE转载 2014-10-17 09:29:04 · 1041 阅读 · 0 评论 -
rsa加密算法
图为 RSA公开密钥算法的发明人,从左到右Ron Rivest, Adi Shamir, Leonard Adleman. 照片摄于1978年 RSA加密算法是最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CFCA在证书服务中离不了它。但是有不少新来的同事对它不太了解,恰好看到一本书中作者用实例对它进行了简化而生动的描述,使得高深的数学理论能够被容易地理解。我们经过整理和改写特别推荐给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时间紧转载 2014-10-17 14:10:19 · 778 阅读 · 0 评论 -
椭圆曲线算法
一、从平行线谈起 平行线,永不相交。没有人怀疑把:)不过到了近代这个结论遭到了质疑。平行线会不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相交了?事实上没有人见到过。所以“平行线,永不相交”只是假设(大家想想初中学习的平行公理,是没有证明的)。既然可以假设平行线永不相交,也可以假设平行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相交了。即平行线相交于无穷远点P∞(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个无穷远点P∞,P∞是不是很虚幻,其实与其说数学锻转载 2014-10-30 09:53:10 · 11788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