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NS服务的介绍
二、DNS服务的作用
三、DNS实验
一、DNS服务的介绍
1.1 DNS的介绍
TCP/IP(稳定连接)提供了通过IP地址来连接到设备的功能,但对用户来讲,记住某台设备的IP地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字符串形式的主机命名机制,这些主机名与IP地址相对应。在IP地址与主机名之间需要有一种转换和查询机制,提供这种机制的系统就是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1.2 为什么要有DNS
互联网中,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时,通过IP地址唯一的标志自己。此时的IP地址就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但是,这种纯数字的标识是比较难记忆的,而且数量也比较庞大,而记忆简短的有意思的域名要简单的多, 如:www.sina.com
1.3 域名的构成
原来域名是一个字符串,并没有分级,所以容易出现冲突,不易维护, 后来为了便于维护将其设计成树状分级的结构。每个申请加入Internet的国家都要向NIC注册一个顶级域名,顶级域采用组织模式和地理模式的划分模式,如cn代表中国、us代表美国等。常见的顶级域名如下表所示。NIC将顶级域的管理权分派给由其指定的管理机构,由这些管理机构再对被授权管理的域继续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了二级域。负责划分二级域的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其下属的管理结构,由它们继续划分域。由此下去,便形成了层次型的Internet域名体系结构
每个域名都是个用点号分隔的字符串,以www.sina.com域名为例,从右到左依次是:
- com:顶级域名。代表商业组织。
- sina:二级域名,归属于某个公司自己的域名。
- www:三级域名,表明某个公司提供的是什么服务,www代表普通网页。
1.4 DNS服务器的分类
二、DNS服务的作用
2.1 DNS的核心作用
2.2 DNS的工作原理
2.2.1 查询流程
- 用户请求:输入 google.com,浏览器向本地 DNS 服务器(如路由器或 ISP 提供的服务器)发起查询。(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 递归查询:
- 步骤 1:本地 DNS 服务器查询根域名服务器(如 .)。
- 步骤 2:根服务器返回 com 的顶级域(TLD)服务器。
- 步骤 3:TLD 服务器返回 google.com 的权威 DNS 服务器。
- 步骤 4:权威服务器返回 google.com 的 A 记录(IP 地址)。
- 缓存机制:DNS 服务器会缓存结果,加快后续查询速度。
2.2.2 查询类型
2.3 DNS 协议与传输
- UDP:默认使用端口 53,适用于快速查询(响应小于 512 字节)。
- TCP:当响应超过 512 字节(如大型 DNS 记录)时使用端口 53。
- DNSSEC:通过数字签名(RSASHA256)验证数据完整性,防止劫持或篡改。
2.4 常见的问题与解决
2.5 总结
- DNS 是互联网的“电话簿”,将域名与 IP 地址关联,简化了网络通信。
- 核心流程:递归查询 → 权威服务器响应 → 结果缓存。
- 安全与性能:DNSSEC 防御劫持,优化 TTL 和 DNS 服务器位置提升效率。
- 未来趋势:DNS-over-HTTPS(DoH)、IPv6 支持、AI 驱动的 DNS 负载均衡。
这是实验部分需要使用的DNS命令,还有小伙伴不知道DHCP协议命令怎么设置的可以去之前发布的DHCP讲解去看看
三、DNS实验
对DNS服务的设置以及操作
对路由器操作的命令:
结果:
觉得OK的话帮小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