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现实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时间连续的,我们称为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需要进行数字化以后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

目前我们在计算机上进行音频播放都需要依赖于音频文件。音频文件的生成过程是将声音信息采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数字信号的过程,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最低的频率是从20Hz起一直到最高频率20KHZ,因此音频文件格式的最大带宽是20KHZ。根据奈奎斯特的理论,只有采样频率高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把数字信号表示的声音还原成为原来的声音,所以音频文件的采样率一般在40~50KHZ,比如最常见的CD音质采样率44.1KHZ。
2 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audio signals)是表示机械波的信号,是机械波的波长、强度变化的信息载体。根据机械波的特征,可分为规则信号和不规则信号。其中规则信号又可以分为音乐等。规则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可用一条连续的曲线来表示。
音频信号常见的分为:
- 语音信号
- 音乐信号
3 音频信号的模数转换
模数转换是指:现实中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模数转换过程会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过程:模拟信号-->采样->量化->编码->数字信号。
音频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
- 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数字信号

下面以麦克风的声音采集举例:
-
首先,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麦克风的振膜。
-
然后,振膜随空气抖动的振幅大小产生相应的电学信号。我们把这种带有声学表征的电学信号叫做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
-
最后,通过 A/DC(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即通过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声音信号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过程,包括模数转换的步骤、音频信号的三要素(音调、音量、音色)、采样率的重要性、不同应用场景的采样率选择,以及音频存储和编码的原理,展示了音频格式的分类和常见封装格式的区别。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6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