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List分析
ArrayList是以数组形式表现的,下面是ArrayList的父类,和子类的显示,还有实现的接口。
- ArrayList的表现形式
- 是以一组排列有序的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样式,这种样式,我们把它叫做数组。 - ArrayList的存储顺序
- 它按照数据的传入顺序来进行排列的,即传入顺序为存储顺序。 - ArrayList的查找修改方式
-按数组特有的索引,直接在数组里面找到该数据,可以参考生活里面根剧快递单号直接找到对应的快递,也可以直接修改。 - ArrayList的增删变化
- 因为数组是排列有序的格式,可以看做排起来的一堆有顺序的东西,当你想增加东西进去的时候,你就需要把你想放的位置后面的东西,都往后面移动一下,腾出一个位置出来,然后把东西放进去,删除也是这个道理,你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了,是不是要把后面的东西再向前移动过去。 - ArrayList的时间复杂化度问题
- 所以根据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你查找东西时候,是可以直接获取到的,不管你数据多么的庞大,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相应的也因为这种特性,当你想对数据添加的时候,那你就需要移动一部分东西,然后再把你的东西放进去,由此可以看出,当你的数据越庞大,你所用的时间就越多,一般的时间复杂度为0(n),当然当你用二分法等等,你的时间复杂度也会有所改变,这个根据你的算法改变。
当你数据量比较小的时候,增删次数比较少,数组不妨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当你的数据相当庞大的时候,增删的次数比较多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其他的存储结构
综合总结一下,所用存储方式,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使用,没用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最后贴个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0");
list.add("20");
list.add("30");
list.add("40");
list.add("50");
list.add("60");
list.add("70");
list.add("80");
list.add("90");
list.add("100");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String s = it.next();
if(s.equals("30")) {
it.remove();
}
System.out.println(s);
}
System.out.println(list);
System.out.println("----------------------------");
//获取集合的列表迭代器
ListIterator<String> li = list.listIterator();
while(li.hasNext()) {
String i = li.next();
System.out.println(i);
}
System.out.println("--------");
//从下往上迭代
while(li.hasPrevious()) {
String i = li.previous();
if (i.equals("20")) {
li.add("30");
// System.out.println(i);
}
}
System.out.println(list);
//插入
list.set(3, "100");
System.out.println(list);
//集合截取(前包后不包)
List<String> sub = list.subList(0, 5);
System.out.println(sub);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