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受美国政策影响,实时定位精度受限。为提高精度,介绍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WADGPS通过对GPS观测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并实时传输给用户,有效提升定位准确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受美国AS和SA政策影响,导致我国GPS用户实时定位精度降低到100m左右.美国政府虽于1996年初曾宣布在今后十年内考虑分阶段停止SA,但即使停止SA政策的实施,GPS实时定位精度也难于高过±15 m~30 m.因此,从目前和今后的需要考虑,建立和发展差分GPS系统是提高GPS实时定位精度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WADGPS技术原理是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分别加以区分和"模型化",然后将计算出来的每一个误差源的误差修正值(差分值)通过 数据通讯链传输给用户,对用户在GPS定位中的误差加以修正,以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和改善用户GPS定位精度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削弱了LADGPS技术中主控站和用户站之间定位误差对时空的相关性,而且又保持了LADGPS的定位精度.因此在WADGPS系统中,只要数据通讯链有足够能力,主控站和用户站间的距离原则上是没有限制的.
WADGPS系统一般由一个主控站,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一个差分信号播发站,若干个监控站,相应的 数据通讯网络和若干个用户站组成.按目前通行的WADGPS对通讯的技术要求是:跟踪站需不间断(至少3 s间隔)地实时地向主控站传输GPS卫星的跟踪数据.主控站要通过差分信号播发站对在1 000km范围内的用户不间断地发播差分改正值,其更新率大体是:星历3 min,星钟6 s,电离层1 h.这种传输首先必须是高速率的,否则差分改正的讯龄和时间差会变大而降低导航和定位精度;同时必须是低误码率,否则不能保证用户定位的完备性.总之,WADGPS系统对数据通讯的要求是:(1)传输数据量大;(2)实时传输;(3)高速率;(4)传输距离长;(5)覆盖面大.因此, 如何实现这一数据通讯网络是建立WADGPS系统的技术关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