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MQ产品说明:
ZeroMQ : 扩展性好,开发比较灵活,采用C语言实现,实际上他只是一个socket库的重新封装,如果我们做为消息队列使用,需要开发大量的代码
RabbitMQ :结合erlang语言本身的并发优势,性能较好,但是不利于做二次开发和维护
ActiveMQ: 历史悠久的开源项目,已经在很多产品中得到应用,实现了JMS1.1规范,可以和spring-jms轻松融合,实现了多种协议,不够轻巧(源代码比RocketMQ多).,支持持久化到数据库,对队列数较多的情况支持不好,不过我们的项目中并不会建很多的队列.
Redis 做为一个基于内存的K-V数据库,其提供了消息订阅的服务,可以当作MQ来使用,目前应用案例较少,且不方便扩展
RocketMQ: 阿里巴巴的MQ中间件,在其多个产品下使用,并能够撑住双十一的大流量,他并没有实现JMS规范,使用起来很简单。部署由一个 命名服务(nameserver)和一个代理(broker)组成,nameserver和broker以及producer都支持集群,队列的容量受机器硬盘的限制,队列满后可以支持持久化到硬盘(也可以自己适配代码,将其持久化到NOSQL数据库中),队列满后会影响吞吐量,可以采用主备来保证稳定性,支持回溯消费,可以在broker端进行消息过滤.
针对消息中间件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对比ActiveMQ和RocketMQ)
优先级:我们的项目对此需求不是特别明显,RocketMQ需要新建一个特殊队列来接收优先级高的队列,无法实现从0-65535这种细粒度的控制,ActiveMQ可以精细控制
顺序:我们的消息总线中的消息应该都是无状态的,所以对消息的处理顺序没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有特殊要求的话可以在业务层进行控制,activeMQ无法保证严格的顺序,RocketMQ可以保证严格的消费顺序
持久化: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