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策略模式谈谈抽象类与接口

本文通过一个音/视频文件解析器的实际案例,探讨了策略模式的应用,并深入分析了接口与抽象类在设计模式中的作用及区别。作者最终采用了一种结合抽象类与接口的方式,提升了代码的复用性和扩展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工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解析器,,处理不同的音/视频文件。刚开始我选择了策略模式,照搬书上的样例如此设计类图: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161591/c2c51828-877d-300e-80db-96a89db069a5.jpg[/img]

MediaHandler作为一个处理的类,里面包含一个Parser接口类型的变量。(其实MediaHandler也是作为某接口类型的实现类,这里省略)

后来我发现在各个Parser的实现中有一些公共的代码,所以我把它们抽象,提取了一个AbstractParser。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161596/6365d2fe-362c-3732-9b80-7756b1021fd1.jpg[/img]

这样感觉好多了,可在接口-抽象类-POJO之间,还是总感觉不太对劲。

简单说一下实际的功能:(如下图接口定义)

1.接口定义了一个方法,提取文件某时间区间的字节流

2.抽象类实现了这个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抽象方法,解析多媒体信息计算起止位置(读取文件用)。

3.具体实现类是分别针对不同的多媒体文件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截取文件的起止位置。

public interface Parser {

/**
* 抽取相关时间区间内的多媒体字节流
*/
ExtractResultV2 getSection(ExtractParamV2 para,String suffix);

}



最后做了如下修改: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161602/b90ca335-070a-3c3c-8270-25e687a922d4.jpg[/img]

这里我修改了一下类名,可能会有更有助于理解。

MediaHandler里的属性我改为了parser:AbstractParser

几个具体的类实现ParserMediaInfoAble接口,用于解析音/视频信息。

----------------------

总结了一下,因为单继承,抽象类与具体类之间有严格的继承关系,遵循“is a”的思想。而接口更多的注重表达此类的一种能力,上例就是重在描述此解析器有分析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至于策略模式,无所谓属性是接口类型还是抽象类。当然接口的用途不完全于此,例如代理模式。

各位还有没有比较好的想法和意见,欢迎补充/指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