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还款模式的计算与推导

分期产品不同还款模式的计算与推导

1、问题背景

在信用贷款中会提供两种不同的还款模式,一种是等额本息,一种是等额本金。

等额本息,将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
这里要说明利息的计算方式是按月复利,每月按剩余本息生息。

等额本金,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
这里要说明利息的计算方式是按月单利,每月按剩余本金生息。

2、变量定义

变量符号
贷款本金P
利率IRRR
月利率r
期数N

3、问题描述

已知贷款本金P,年利率R,月利率r,期数N
求两种不同还款模式的总利息,年化APR。

3.1、等额本息

由于每期还款总额固定,故设其为B,则各个月末所欠贷款为:
第一月末: P(1+r)−B P(1+r)-B P(1+r)B
第二月末: [P(1+r)−B](1+r)−B=P(1+r)2−B[1+(1+r)][P(1+r)-B](1+r)-B=P(1+r)^2-B[1+(1+r)] [P(1+r)B](1+r)B=P(1+r)2B[1+(1+r)]
第三个月: [P(1+r)−B)(1+r)−B](1+r)−B=P(1+r)3−B[1+(1+r)+(1+r)2][P(1+r)-B)(1+r)-B](1+r)-B =P(1+r)^3-B[1+(1+r)+(1+r)^2][P(1+r)B)(1+r)B](1+r)B=P(1+r)3B[1+(1+r)+(1+r)2]
由此可得,第N个月末:P(1+r)N−B([(1+r)N−1]r=0P(1+r)^N-\frac{B([(1+r)^N - 1]}{r}=0P(1+r)NrB([(1+r)N1]=0
则每期还款总额为:
B=Pr([(1+r)N](1+r)N−1B=\frac{Pr([(1+r)^N]}{(1+r)^N - 1}B=(1+r)N1Pr([(1+r)N]
故总利息为:
PNr([(1+r)N](1+r)N−1−P\frac{PNr([(1+r)^N]}{(1+r)^N - 1}-P(1+r)N1PNr([(1+r)N]P
年化APR为:
R([(1+r)N](1+r)N−1−12N\frac{R([(1+r)^N]}{(1+r)^N - 1}-\frac{12}{N}(1+r)N1R([(1+r)N]N12

3.2、等额本金

由于每期还款本金固定,拆成每月本金的累加再结息,则总利息为:
PN∗(1+N)N2∗r\frac{P}{N}*\frac{(1+N)N}{2}*rNP2(1+N)Nr
年化APR为:
6r(1+N)N\frac{6r(1+N)}{N}N6r(1+N)

4、例子&归纳

例子:已知贷款本金P=10000,年利率R=18%,月利率r=1.5%,期数N=12
APR等额本息APR_{等额本息}APR=10.015%,则APR等额本金APR_{等额本金}APR=9.75%
以下是随着N的变化,两种还款方式的APR的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结论
1、APR等额本金APR_{等额本金}APR随着期数N的增加,单调下降,并无限趋近于6r6r6r
2、APR等额本息APR_{等额本息}APR随着期数N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且始终大于APR等额本金APR_{等额本金}APRAPR等额本息(N)APR_{等额本息}(N)APR(N)随着R的增加,N减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