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显示效果,这个和设备硬件有关,一般我们为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荐使用这个,不依赖像素。
px: pixels(像素). 不同设备显示效果相同,一般我们HVGA代表320x480像素,这个用的比较多。
pt: point ,是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1pt=1/72英寸,用于印刷业,非常简单易用;
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于字体显示best for textsize。由此,根据 google 的建议,TextView 的
字号最好使用 sp 做单位,而且查看TextView的源码可知 Android 默认使用 sp 作为字号单位。
在 Android 中, 1pt 大概等于 2.22sp以上供参考,如果 UI 能够以 sp 为单位提供设计是最好的,如果设计中没有 sp的概念,则开发人员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换算取近似值。
过去,程序员通常以像素为单位设计计算机用户界面。例如,定义一个宽度为300像素的表单字段,列之间的间距为5个像素,图标大小为16×16像素 等。这样处理的问题在于,如果在一个每英寸点数(dpi)更高的新显示器上运行该程序,则用户界面会显得很小。在有些情况下,用户界面可能会小到难以看清 内容。
与分辨率无关的度量单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Android支持下列所有单位。
px(像素):屏幕上的点。
in(英寸):长度单位。
mm(毫米):长度单位。
pt(磅):1/72英寸。
dp(与密度无关的像素):一种基于屏幕密度的抽象单位。在每英寸160点的显示器上,1dp = 1px。
dip:与dp相同,多用于android/ophone示例中。
sp(与刻度无关的像素):与dp类似,但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首选项进行缩放。
分辨率:整个屏是多少点,比如800x480,它是对于软件来说的显示单位,以px为单位的点。 density(密度)值表示每英寸有多少个显示点,与分辨率是两个概念。apk的资源包中,
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一般android设置长度和宽度多用dip,设置字体大小多用sp. 在屏幕密度为160,1dp=1px=1dip, 1pt = 160/72 sp 1pt = 1/72 英寸.当屏幕密度为240时,1dp=1dip=1.5px.
在MSM driver/video/mipi_dsi.h中,对屏的channel 和pannel类型有如下定义:
px: pixels(像素). 不同设备显示效果相同,一般我们HVGA代表320x480像素,这个用的比较多。
pt: point ,是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1pt=1/72英寸,用于印刷业,非常简单易用;
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于字体显示best for textsize。由此,根据 google 的建议,TextView 的
字号最好使用 sp 做单位,而且查看TextView的源码可知 Android 默认使用 sp 作为字号单位。
在 Android 中, 1pt 大概等于 2.22sp以上供参考,如果 UI 能够以 sp 为单位提供设计是最好的,如果设计中没有 sp的概念,则开发人员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换算取近似值。
过去,程序员通常以像素为单位设计计算机用户界面。例如,定义一个宽度为300像素的表单字段,列之间的间距为5个像素,图标大小为16×16像素 等。这样处理的问题在于,如果在一个每英寸点数(dpi)更高的新显示器上运行该程序,则用户界面会显得很小。在有些情况下,用户界面可能会小到难以看清 内容。
与分辨率无关的度量单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Android支持下列所有单位。
px(像素):屏幕上的点。
in(英寸):长度单位。
mm(毫米):长度单位。
pt(磅):1/72英寸。
dp(与密度无关的像素):一种基于屏幕密度的抽象单位。在每英寸160点的显示器上,1dp = 1px。
dip:与dp相同,多用于android/ophone示例中。
sp(与刻度无关的像素):与dp类似,但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首选项进行缩放。
分辨率:整个屏是多少点,比如800x480,它是对于软件来说的显示单位,以px为单位的点。 density(密度)值表示每英寸有多少个显示点,与分辨率是两个概念。apk的资源包中,
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一般android设置长度和宽度多用dip,设置字体大小多用sp. 在屏幕密度为160,1dp=1px=1dip, 1pt = 160/72 sp 1pt = 1/72 英寸.当屏幕密度为240时,1dp=1dip=1.5px.
为了使用户界面能够在现在和将来的显示器类型上正常显示,建议大家始终使用sp作为文字大小的单位,将dip作为其他元素的单位。当然,也可以考虑使用矢量图形,而不是用位图。
Android主要有以下几种屏:如下表
屏幕 Tyep | 宽度 Pixels | 高度 Pixels | 尺寸 Range(inches) | 屏幕密度 |
QVGA | 240 | 320 | 2.6-3.0 | low |
WQVGA | 240 | 400 | 3.2-3.5 | low |
FWQVGA | 240 | 432 | 3.5-3.8 | low |
HVGA | 320 | 480 | 3.0-3.5 | Medium |
WVGA | 480 | 800 | 3.3-4.0 | High |
FWVGA | 480 | 854 | 3.5-4.0 | High |
WVGA | 480 | 800 | 4.8-5.5 | Medium |
FWVGA | 480 | 854 | 5.0-5.8 | Medium |
备注 | 目前android默认的low=120 ;Medium =160; High = 240
|
#define MIPI_DSI_PRIM 1
#define MIPI_DSI_SECD 2
#define MIPI_DSI_PANEL_VGA 0
#define MIPI_DSI_PANEL_WVGA 1
#define MIPI_DSI_PANEL_WVGA_PT 2
#define MIPI_DSI_PANEL_FWVGA_PT 3
#define MIPI_DSI_PANEL_WSVGA_PT 4
#define MIPI_DSI_PANEL_QHD_PT 5
#define MIPI_DSI_PANEL_WXGA 6
#define MIPI_DSI_PANEL_WUXGA 7
#define MIPI_DSI_PANEL_720P_PT 8
#define DSI_PANEL_MAX 8
其中
MIPI_DSI_PRIM 和MIPI_DSI_SECD 为 channel,这个我不是很清楚,继续探索。下面的为pannel类型,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就是MIPI_DSI_PANEL_WVGA和MIPI_DSI_PANEL_WVGA_PT有什么不同?
另外,上面的channel值和下面定义的pannel值通过 (panel << 8)|channel)组合成一个pannel id,在平台设备函数struct platform_device *platform_device_alloc(const char *name, int id)中作为id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