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企业渗透测试

一文搞懂企业渗透测试

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愈加严峻,如今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建设,定期开展渗透测试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网络安全渗透测试,能够帮助企业从攻击者的角度思考,快速了解企业在网络防御方面的不足。通过梳理企业的IT资产、寻找漏洞和攻击路径,以便更好地修复或应对风险。

尽管开展渗透测试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企业在准备制定渗透测试计划时,对于渗透测试服务的理解和需求,往往与真实服务情况存在着很多偏差。

那么,企业该如何正确认知渗透测试工作,并有效避免误区?

img

img

渗透测试的关键特征

对于一些企业的安全团队而言,很难将渗透测试与漏洞测试、漏洞悬赏以及新兴的BAS(入侵和攻击模拟)技术区分开来。

确实,这些安全技术和服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重叠,但它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从本质上讲,渗透测试是一个主要依靠安全专家或团队以人工方式模仿攻击者的真实攻击行为,其目的是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不同层级,找到进入可以攻破目标网络的最有效方法。

漏洞测试,主要是为了在寻找软件应用系统中的缺陷,并帮助组织了解如何解决它们。而漏洞悬赏计划通常仅限于移动或web应用程序,可能与真正的入侵行为并不匹配。

漏洞赏金猎人的目标只是尽快找到漏洞并提交报告以获得奖励,而不是深入调查问题与解决问题。

入侵和攻击模拟(BAS)是一项新兴的安全防护技术。它遵循“扫描、漏洞利用和不断重复”的设计逻辑,依赖于自动化执行测试的工具,几乎不需要安全人员的参与。

BAS项目本质上是连续的,并且会随着网络的变化动态地产生测试结果。

总的来说,渗透测试相比其他类似的安全技术,具有两个关键性特征:首先,它是由人类完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工进攻战术;其次,它默认所有的数字化系统都会存在安全缺陷,需要全面的安全评估,并根据受到攻击后的危害程度确定修复的优先级。

img

考虑价值而不是成本

根据测试方法和目标的不同,渗透测试通常分为外部测试、内部测试、盲测、针对性测试等。

然而,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选择收费更便宜的测试提供商和测试方式,并认为各种类型测试的结果会很相似,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与大多数服务一样,渗透测试的程度差异很大,既有覆盖网络所有区域的广泛测试,也有针对网络中少数区域的非广泛测试。

其次,提供渗透测试服务的公司很多,这些公司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弱点,他们的技术也各有千秋,呈现测试结果的方式也有好有坏。企业有必要确保所选测试团队的能力能够满足测试需要。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各种数据资产对企业而言是无价的,一旦数据被非法泄露,组织的商誉会受到严重损害。

而如果攻击者的目标是为了勒索钱财,他们索要的赎金数额通常也会远高于渗透测试的成本预算。

因此,考虑到与网络攻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投入到渗透测试的成本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企业应该根据实际需求,专注于寻找从测试中获得的价值,而不是成本。

img

渗透测试的方法和流程

渗透测试方法

  • 黑盒测试:将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安全不考虑测试对象的内部结构;

  • 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一句测试对象内部逻辑结构相关的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

  •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与黑盒之间,是基于对测试对象内部细节有限认知的软件测试方法。

渗透测试目标

主机操作系统的测试、数据库系统的测试、应用系统的测试、网络设备的测试。

渗透测试过程

渗透测试有一个执行标准(PTES),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建立起进行渗透测试所需要的基本准则基线,来定义一次真正的渗透测试过程。

标准将渗透测试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依次为:前期交互阶段、情报收集阶段、威胁建模阶段、漏洞分析阶段、渗透攻击阶段、后渗透攻击阶段、报告阶段。

前期交互阶段

在前期交互阶段,渗透测试团队与客户组织主要进行交互讨论。该阶段通常涉及收集客户需求、准备测试计划、定义测试范围与边界、定义业务目标、项目管理与规划等活动。

渗透测试首先必须将实施方法、实施时间 、实施人员,实施工具等具体的实施方案提交给客户,并得到客户的相应书面委托和授权。

应该做到客户对渗透测试所有细节和风险的知晓、所有过程都在客户的控制下进行。

信息收集分析阶段

信息收集是每一步渗透攻击的前提,通过信息收集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模拟攻击测试计划,提高模拟攻击的成功率,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攻击测试对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这一步主要包括白盒收集、人力资源情报、踩点、寻找外网入口以及识别防御机制。

威胁建模阶段

威胁建模主要使用情报搜集阶段所活的到的信息,来标识出目标系统上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与弱点。

在威胁建模阶段,通常需要将客户组织作为敌手来看待,然后以攻击者的视角和思维来尝试利用目标系统的弱点。

此阶段的工作主要为:业务流程分析、威胁对手/社区分析、威胁对手/社区分析。

漏洞分析阶段

漏洞分析阶段主要是从前面几个环节获取的信息分析和理解,哪些攻击途径是可行的。

特别需要重点分析端口和漏洞扫描结果,提取到的服务“旗帜”信息,以及在情报收集环节中得到的其他关键信息。

渗透攻击阶段

渗透攻击主要是针对目标系统实施深入研究和测试的渗透攻击,并不是进行大量漫无目的的渗透测试。

后渗透攻击阶段

后渗透攻击阶段主要是从已经攻陷了的客户组织系统标识出关键的基础设施,寻找最具有价值信息和资产。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分析、高价值目标识别、掠夺敏感信息、掩踪灭迹、权限维持。

渗透测试报告

报告是渗透测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将使用报告文档来交流在渗透测试过程中做了哪些,如何做的,以及最为重要的就是告诉客户组织如何修复所发现的安全漏洞与弱点。

img

渗透测试的误区

从测试中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企业不应该沾沾自喜,这也不代表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高枕无忧。

只要组织的数字化系统还在运行,它就时刻会面临各种不断出现的新威胁。网络犯罪分子会不停地寻找系统中的漏洞,如果渗透测试间隔时间长,他们就有机会领先于企业发现可利用的新漏洞。

良好的测试结果只是肯定了过去建设的成绩,并激励组织继续重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因此,企业应该持续性进行渗透测试,以消除新出现的威胁,并确保系统没有威胁。

此外,关于渗透测试还有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那就是外部人员执行渗透测试会比内部人员更有效,其原因是外部人员对企业的数字化系统并不熟悉,因此会更加客观。

虽然客观性是渗透测试有效性的关键,但了解业务系统并不就意味着不客观。

其实渗透测试可由企业内部员工、专业服务商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完成。渗透测试由标准程序和性能度量组成,只要测试者能够严格遵循测试指导原则,测试结果就是有效的。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聘请外部或内部测试者上,而是应该放在寻找能够出色完成工作的测试者上。

img

结语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扩展与升级, 渗透测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主动识别安全漏洞与潜在风险的关键过程。

但不幸的是,仍然有很多组织并未认识到主动评估安全态势的价值,而一些组织尽管开展了渗透测试工作,但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满足合规要求。

但不管企业开展渗透测试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测试结果能被用于做出有意义的改变,这项工作就是成功和有效的。

企业应该从测试的关键发现中吸取教训,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加强组织的安全防御。


题外话

黑客&网络安全如何学习*

网上虽然也有很多的学习资源,但基本上都残缺不全的,这是我们和网安大厂360共同研发的的网安视频教程,内容涵盖了入门必备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编程语言等初级知识,而且包含了中级的各种渗透技术,并且还有后期的CTF对抗、区块链安全等高阶技术。总共200多节视频,100多本网安电子书,最新学习路线图和工具安装包都有,不用担心学不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东西我都可以免费分享给大家,需要的可以点这里自取👉:网安入门到进阶资源

### 推荐算法概述 推荐系统旨在预测用户的兴趣并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建议。这类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以及娱乐行业等领域,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商品或内容。为了构建有效的推荐引擎,通常采用三种主要类型的推荐技术:基于内容的过滤(Content-based Filtering),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混合模型(Hybrid Models)[^4]。 #### 协同过滤原理 在众多推荐算法中,协同过滤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其核心思想在于利用大量其他用户的行为数据来进行个性化推荐。具体来说,如果两个用户在过去表现出相似的兴趣偏好,则认为他们在未来也会有类似的喜好;同样地,对于同一类商品而言,被一群具有相同品味的人所喜爱意味着这些产品之间存在关联性[^4]。 ##### 用户-项目矩阵(U-V矩阵) 以视频平台为例,可以建立一个二维表格形式的关系结构——用户-视频矩阵(User-to-Item Matrix),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位特定观众的历史观看记录,而每列则对应不同影片的信息。当面对稀疏的数据集时,可以通过填充缺失值或者仅保留评分较高的条目等方式简化处理过程。 ##### 计算相似度 针对上述提到的两种情况(即寻找相似用户和查找相近物品),需要定义合适的距离度量方式来量化彼此间的差异程度。常见的衡量标准包括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等。例如,在计算两部电影之间的相似度时,可以选择后者作为评价指标: \[ \text{similarity}(A, B)=\frac{\sum_{i=1}^{n}\left(r_{Ai}-\bar{r}_{A}\right)\left(r_{Bi}-\bar{r}_{B}\right)}{\sqrt{\sum_{i=1}^{n}\left(r_{Ai}-\bar{r}_{A}\right)^{2}} \cdot \sqrt{\sum_{i=1}^{n}\left(r_{Bi}-\bar{r}_{B}\right)^{2}}} \] 这里 \( r_{Xj} \) 表示第 j 位用户给定 X 物品打下的分数,\( \overline {r_X } \) 则表示所有涉及此项目的平均得分。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pdist, squareform def pearson_corr_matrix(data): """Calculate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corr = 1 - squareform(pdist(data.T, metric='correlation')) return corr ``` #### 实现步骤 尽管具体的实施方案可能因应用场景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数据预处理**:清洗并整理原始日志文件中的交互事件; - **特征提取**:根据业务需求选取恰当维度描述实体属性; - **模型训练**:运用机器学习框架完成参数估计工作; - **效果评估**:借助离线测试集验证性能表现,并持续迭代优化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