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工程心理学:为何 AI “答非所问” 及解决之道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 工具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无论是撰写邮件、润色文章,还是获取创意灵感,人们都习惯向 AI 发出指令,期望得到满意的回应。然而,不少人在使用过程中都遭遇过这样的困扰:向 AI 提出请求后,得到的回答看似没问题,却又有些笼统、生硬,与自己内心的期待相去甚远,甚至完全偏离了原本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 AI 会 “答非所问” 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而掌握提示工程的心理学原理,正是解锁 AI 强大潜能、让其给出理想答案的关键。

AI “答非所问”:沟通问题的伪装

很多人在 AI 给出不尽人意的回答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认为 AI 技术存在缺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AI 并非在故意 “曲解” 我们的意图,而是严格按照我们给出的指令执行任务。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场被误认为是软件故障的沟通障碍。

AI 不具备人类的猜测、推断能力,也不会在执行任务的中途停下来确认我们的真实想法。当我们给出的提示模糊不清、自相矛盾或者杂乱无章时,AI 只能尽力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和执行,这就导致最终的输出结果与我们的期望产生偏差。打个比方,这就像与一位新入职的实习生合作,你只是简单地对他说 “把这个改得更好”,实习生可能会自信满满地交上一份语法完美但却完全不符合你期望风格的成果。你不能过多地责怪实习生,因为你并没有明确指出 “更好” 的具体标准。同样的道理,大多数与 AI 的交互问题,其实都是由于我们自身表达不清晰所导致的。

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比如,有人想要改写领英个人简介,只是简单地将原文粘贴后询问 “能帮我改进一下这个吗?” 从 AI 的角度来看,这个请求太过宽泛。它不清楚是要将简介缩短、更具个性化,还是添加行业关键词、改变语气风格。AI 只能自行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往往并非用户所期望的。再如,在撰写一篇关于生产力的博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模型之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