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开发
冰之旅
个人网站:http://www.360chwl.net/
展开
-
数据库连接池的作用
连接池的作用首先,连接池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高性能。 连接池的作用:连接池是将已经创建好的连接保存在池中,当有请求来时,直接使用已经创建好的连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这样省略了创建连接和销毁连接的过程。这样性能上得到了提高。基本原理是这样的:(1)建立数据库连接池对象(服务器启动)。(2)按照事先指定的参数创建初始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即:空闲连接数)。(3)对于一个数据库原创 2012-06-07 15:03:57 · 7226 阅读 · 2 评论 -
IBATIS(MyBatis)高速缓存
一.iBATIS高速缓存介绍1.1 iBATIS高速缓存只关注如何在持久层对查询结果进行缓存。1.2 iBATIS带来的好处就是通过配置文件来管理高速缓存,帮助避免因手工管理高速缓存结果及其依赖性而造成的大量繁琐的工作。1.3 iBATIS高速缓存和传统O/RM高速缓存的区别iBATIS的思想是建立SQL语句到对象的映射,而不是建立数据库表到对象的映射。传统O/RM工具主要原创 2011-10-30 20:57:03 · 6654 阅读 · 0 评论 -
Spring的JDBCTemplate
本文引自:http://www.blogjava.net/wyz191/archive/2009/03/15/259812.htmlSpring的JDBCTemplate当hql等查询方式不能满足性能或灵活性的要求,必须使用SQL时,大家有三种选择:第一、使用Hibernate 的sql 查询函数,将查询结果对象转为Entity对象。第二、使用Hibernate Session的g原创 2013-04-23 17:30:28 · 2923 阅读 · 0 评论 -
hibernate No Dialect mapping for JDBC type: -1解决方案
Hibernate不支持数据库中的Text解决方案public class MyDialect extends MySQLDialect { public MyDialect() { super(); registerHibernateType(-1, Hibernate.STRING.getName()); registerHibernateType(Types.DECIMA原创 2013-07-29 11:47:41 · 1105 阅读 · 0 评论 -
Mysql 和 Postgresql(PGSQL) 对比
转载自: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96003_13994Mysql 使用太广泛了,以至于我不得不将一些应用从mysql 迁移到postgresql, 很多开源软件都是以Mysql 作为数据库标准,并且以Mysql 作为抽象基础的,但是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Mysql 有很多问题,所以都迁移到postgresql上了,转一个Mysql 和Postgresql转载 2013-08-14 17:40:04 · 14484 阅读 · 1 评论 -
JAVA项目开发中常遇到的字符串替换问题
在开发中常常会遇到字符串当中的某个字符替换,特别是在拼接SQL时极为常见,下边为常见字符串替换(持续总结): 1、替换字符串中的问号“?”使用“[?]”替换即可 例如:String sql = "delete from user_log where id in (?)"; 使用:sql.replace("[?]", "") 2、替换原创 2013-01-22 20:44:53 · 3956 阅读 · 1 评论 -
SQL中的多表查询查询
1、创建表CREATE TABLE `user` ( `user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password` varchar(2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userid`), KEY `FK36EBC原创 2011-10-29 20:21:42 · 1244 阅读 · 1 评论 -
PostgreSQL 允许远程访问设置方法
安 装PostgreSQL数据库之后,默认是只接受本地访问连接。如果想在其他主机上访问PostgreSQL数据库服务器,就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配置远 程连接PostgreSQL数据库的步骤很简单,只需要修改data目录下的pg_hba.conf和postgresql.conf。pg_hba.conf:配置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postgresql.conf:配置PostgreSQL数据库服务原创 2013-10-15 11:39:31 · 80945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