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组复习

本文深入解析C语言中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引用方法,包括数组元素的赋值与输出,以及初始化赋值的规则与限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语言支持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如果一个数组的所有元素都不是数组,那么该数组称为一维数组。如果这个数组的元素也是数组,那么我们称该数组为多维数组。

    1.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在C语言中使用数组必须先进行定义。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为: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 [常量表达式],

其中,类型说明符是任一种基本数据类型或构造数据类型。数组名是用户定义的数组标识符。方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表示数据元素的个数,也称为数组的长度。例如:

int a[2];  /* 说明整型数组a,有2个元素 */
float b[2], c[4];  /* 说明实型数组b,有2个元素,实型数组c,有4个元素 */
char ch[2];  /* 说明字符数组ch,有2个元素 */

            数组类型说明,包括以下几点:

① 数组的类型实际上是指数组元素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其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都是相同的。

② 数组名的书写规则应符合标识符的书写规定。

③ 数组名不能与其它变量名相同。例如:

int a;
double a[2];

          这样是错误的。

④方括号中常量表达式表示数组元素的个数,

如a[3]表示数组a有3个元素。但是其下标从0开始计算。因此3个元素分别为a[0], a[1], a[2]。、

⑤不能在方括号中用变量来表示元素的个数,但是可以是符号常数或常量表达式。例如:

#define COUNT 2
int a[3+2],b[7+COUNT ];

          这样是正确的。但是下述说明方式是错误的,

int n=5;
int a[n];

⑥ 允许在同一个类型说明中,说明多个数组和多个变量。例如:

int a,b,c,d,k1[10],k2[20];

     2.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元素是组成数组的基本单元。

数组元素也是一种变量, 其标识方法为数组名后跟一个下标,下标表示了元素在数组中的顺序号。

数组元素的一般形式为:数组名[下标]

其中下标只能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如为小数时,C编译将自动取整。例如:

a[5]
a[i+j]
a[i++]
这些都是正确的数组元素。

数组元素通常也称为下标变量。必须先定义数组,才能使用下标变量。

在C语言中只能逐个地使用下标变量,而不能一次引用整个数组。

例如,输出有10个元素的数组必须使用循环语句逐个输出各下标变量:

for(i=0; i<10; i++)
{
    printf("%d",a[i]);
}

而不能用一个语句输出整个数组。因此,下面的写法是错误的:

printf("%d",a);

例1:使用for循环为一个数组赋值,并将数组倒叙输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i,a[10];
    for(i=0;i<=9;i++)
    {
 	a[i]=i;
    }
    for(i=9;i>=0;i--)
    {
 	printf("%d ",a[i]);
    } 
    return 0;
}

    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给数组赋值的方法除了用赋值语句对数组元素逐个赋值外, 还可采用初始化赋值和动态赋值的方法。

数组初始化赋值是指在数组定义时给数组元素赋予初值。数组初始化是在编译阶段进行的。这样将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效率。

初始化赋值的一般形式为: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 { 值, 值……值 };

其中在{ }中的各数据值即为各元素的初值,各值之间用逗号间隔。例如:

int a[10]={ 0,1,2,3,4,5,6,7,8,9 };

相当于

a[0]=0; a[1]=1 ... a[9]=9;

C语言对数组的初始化赋值还有以下几点规定:

① 可以只给部分元素赋初值。当{ }中值的个数少于元素个数时,只 给前面部分元素赋值。例如:

int a[10]={0,1,2,3,4};

表示只给a[0]~a[4]5个元素赋值,而后5个元素自动赋0值。

②只能给元素逐个赋值,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值。例如给十个元素全部赋1值,只能写为:

int a[10]={1,1,1,1,1,1,1,1,1,1};

而不能写为:

int a[10]=1;

3) 如给全部元素赋值,则在数组说明中,可以不给出数组元素的个数。例如:

int a[5]={1,2,3,4,5};

可写为:

int a[]={1,2,3,4,5};



### 关于贵州专升本 C语言 数组的学习资料与题目解析 在准备贵州专升本考试中的C语言数组相关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基础知识回顾 C语言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相同类型的多个元素。定义数组的方式如下所示[^1]: ```c int array[5]; // 定义一个整数数组,长度为5 ``` 需要注意的是,C语言数组索引从0开始。例如,访问上述`array`的第一个元素应使用`array[0]`。 对于多维数组的初始化和操作,可以参考以下代码示例[^3]: ```c // 初始化二维数组 int matrix[2][3] = { {1, 2, 3}, {4, 5, 6} }; // 访问矩阵中的某个元素 printf("%d\n", matrix[1][2]); // 输出6 ``` #### 二、常见题型分析 根据以往的经验,贵州专升本考试可能会涉及以下几种常见的C语言数组相关题型: 1. **数组遍历** 编写一段代码实现对数组元素的逐一打印。例如: ```c int main() { int numbers[] = {1, 2, 3, 4, 5}; int size = sizeof(numbers)/sizeof(numbers[0]);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numbers[i]); } return 0; } ``` 2. **数组排序** 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对数组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法: ```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1; i++) { for (int j = 0; j < n-i-1; j++) { if (arr[j] > arr[j+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data[] = {64, 34, 25, 12, 22, 11, 90}; int n = sizeof(data)/sizeof(data[0]); bubbleSort(data, n); for (int i=0; i<n; ++i) printf("%d ", data[i]); return 0; } ``` 3. **查找最大值或最小值** 给定一组数值,找出其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并返回其位置。 ```c int findMaxIndex(int arr[], int length){ int max_index = 0; for(int i=1;i<length;i++){ if(arr[max_index]<arr[i]){ max_index=i; } } return max_index; } ``` #### 三、推荐练习资源 为了更好地备考贵州专升本考试中的C语言部分,建议利用以下资源进行强化训练: - 参加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的相关真题演练,尤其是针对数组的操作类试题; - 查阅《贵州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26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考研仿真模拟题集,从中挑选有关数组的经典案例加以研究。 #### 四、注意事项 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避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管理技巧,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解题任务[^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