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ava第一阶段
1. Java程序运行机制 —— 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
2. 基础语法
2.1 注释
2.2 标识符(关键字)
2.3 数据类型(包括强类型语言与弱类型语言的讲解) 数据类型拓展
2.4 类型转换
2.5 变量和常量(包括Java常见命名规范)
2.6 运算符
2.7 包机制 (package)
2.8 Scanner(案例,调用Java的Scanner键盘录入方法)
3. 流程控制
3.1 顺序结构(程序默认的结构,自上而下地执行)
3.2 选择结构(if
单选择 / if-else
双选择 / if- else if -else
多选择 /switch
)
3.3 循环结构
3.4 break
& continue
& return
4. Java方法
5. Java数组
5.1 数组定义
5.2 数组使用案例:求最值,猜数字游戏,随机排名,冒泡排序
6. 面向对象
6.1 Java对象和类(包括构造器)
6.2 三大特性
6.2.1 封装
6.2.2 继承
1. ctrl+h 可以查看子类和父类的继承树。
2. 所有的类,都默认直接或者间接继承Object类。
3. this:本类;super:父类。
4. 重写 Override
6.2.3 多态
1. 同一种方法,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
2. 一个对象的实际类型是确定的,但可以指向对象的引用类型有很多。(一般指向父类,有关系的类)
//对象的实际类型
new Student;
//引用类型指向自己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引用类型指向父类
Person s2 = new Student;
3. 多态存在的条件:
1.有继承关系;
2.子类重写父类方法;
3.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6.3 抽象类
6.4 接口
二、Java第二阶段
1、static关键字
1.1、static概述
1.2、static关键字案例:创建工具类
1.3、static应用知识:代码块
1.4、static应用知识:单例模式(饿汉单例、懒汉单例) 【暂时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