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活得真实
善意生活,善意沟通;活出生命的精彩,走出人生的意义!
展开
-
理解osi参考模型分层
对网络排错指导: 1物理层故障,查看链接状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 2数据链路层故障,mac冲突,adsl欠费,网速没办法协商一致,计算机连接到错误的vlan 3网络层故障,配置错误ip地址,子网掩码,配置错误的网关,路由器没有配置到达目标网络的路由 4应用层故障,应用程序配置错误参考模型与网络安全: 1物理层安全 2数据链路层安全 adsl账户密码,数据链路层安全,vlan交换机端口绑原创 2015-11-27 19:50:17 · 868 阅读 · 0 评论 -
无效的MAC帧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 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46~1500字节之间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MAC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原创 2015-12-01 18:24:50 · 6073 阅读 · 0 评论 -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或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时数据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2tao 定义参数k k = min【重传次数,10】 从整数集合【0,1,2.。。。(2n次方-1)】中随机的取出一个数,记为r 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r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当重传达到16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原创 2015-12-01 17:47:18 · 4490 阅读 · 1 评论 -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尽力转发数据包,基于数据包的ip地址转发,不负责重传和顺序原创 2015-12-03 11:49:01 · 700 阅读 · 0 评论 -
集线器级联增加了网络数量,效率降低了,形成了大的冲突域,怎么解决?
集线器级联增加了网络数量,效率降低了,形成了大的冲突域,怎么解决? 优化以太网: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他根据mac帧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在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原创 2015-12-02 22:45:43 · 1539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层:指引
物理层: 网络设备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数据链路层: 封装成帧 透明封装 无差错接收点到点线路的线路链路层 ppp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csma /cd 以太网,集线器,网桥 ,交换机 100m 1000m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网络协议 网络层如何转发数据包 网络原创 2015-12-03 11:28:02 · 450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设备和OSI参考模型关系
计算机通信的过程,本网段通信,跨网段通信、1应用程序准备要传输的文件 2传输层 将文件分段,并编号 3 网络层 添加目标IP地址, 源ip地址 4数据链路层 两种情况,使用自己的子网掩码,判断自己在那个网段 使用自己的子网掩码,判断目标地址在那个网段原创 2015-12-03 15:40:50 · 731 阅读 · 0 评论 -
ARP协议是什么?
将IP地址通过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解析目标ip地址的mac地址(本网络) 扫描本网段的ip地址 arp欺骗 网络执法官–流氓手段 p2p终结者原创 2015-12-03 18:26:40 · 463 阅读 · 0 评论 -
WebService的优缺点
一优点(版本一)1、可操作的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可以实现不同应用程序和在不同系统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之间通信。与RMI、DOCM、CORBA最大的不同就是:Web Service 以 SOAP 作为基本通信协议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协议转换.2、普遍性、使用HTTP和XML进行通信 任何支持HTTP和XML 技术的设备都可以拥有和访问Web Service,不同平台不同开发语言照样可以调用我们发布的转载 2016-08-19 18:50:24 · 14020 阅读 · 1 评论 -
数据链路层的是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 透明传输 差错控制 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0 可能变成1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成为误码率 BER(Bit Error Rate) 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原创 2015-12-01 16:51:36 · 1502 阅读 · 0 评论 -
最火的抓包工具winpcap使用教程
从官网http://www.winpcap.org/default.htm先下载下来,安装到本地 在这个地址下载http://pan.baidu.com/s/1ntiebdZ ethereal-setup_veryhuo.com.rar 安装完成后,打开shell,ping 一个地址,一直请求, 使用 ping X.x.x.x. -t 命令 点击一个capture 可以看tcp协原创 2015-12-01 21:08:42 · 13992 阅读 · 0 评论 -
3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发送模型: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链路层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不正确的话就丢掉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一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 广播信道 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原创 2015-11-30 20:55:26 · 463 阅读 · 0 评论 -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典型的数据通信模型 输入信息–源点—输输入数据–发送器–发送信号–传输系统-=-接收信号–接收器–输出数据–终点–输出信息。 相关术语: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消息,对用户有用的信息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代表信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代表信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代表不同离原创 2015-11-30 13:45:56 · 985 阅读 · 0 评论 -
2.5数字传输系统
脉码调制PCM体制最初是为了在电话局之间的中继线上传送多路的电话。由于历史上的原因,pcm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即北美的24路pcm简称t1,和欧洲的30 路pcm简称e1,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e1标准。 e1的速率是2.048mb/s,而t1的速率是1.544mb/s 当需要更高的数据率时,可采用复用的方法广域网电话局是如何传送信号的原创 2015-11-30 19:05:39 · 1061 阅读 · 0 评论 -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接口形状, 大小,引线数目 电气特性:规定电压范围 -5 —+5 功能特性:-5v 代表0,+5v代表1 过程特性:规程特性,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相关部件的工作步骤。原创 2015-11-30 11:25:39 · 502 阅读 · 0 评论 -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导向传输媒体 导向传输媒体中,电磁波沿着固定媒体传播 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stp 无屏蔽双绞线utp 同轴电缆:50欧同轴电缆用于数字传输,由于多用于基带传输,也叫基带同轴电缆 75欧同轴电缆用于模拟传输,即宽带同轴电缆 光缆网线: 直通线: 具体的线序制作方法是:双绞线夹线顺序是两边一致,统一都是: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主机到交换机原创 2015-11-30 16:12:58 · 1228 阅读 · 0 评论 -
物理层学习结构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信道复用技术 2.5数字传输系统 2.6宽带接入技术原创 2015-11-30 10:54:51 · 623 阅读 · 0 评论 -
2.4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频分复用FDM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时分复用TDM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出现(其周期就是原创 2015-11-30 18:54:04 · 1882 阅读 · 0 评论 -
2.6宽带接入技术ADSL
xDSL 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标准模拟电话信号的频带被限制在300~3400Hz的范围内,但用户线本身实际可通过的信号频率仍然超过1MHz。 xDSL技术就把0~4kHz低端频谱留给了传统电话,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了用户上网使用。 DMT技术:DMT调制技术采用频分复用的方法,把40kHz以上一直到1.1MHz的高端频谱划分为许多的子信道,其中25个子信道用于原创 2015-11-30 19:39:14 · 90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也成为data rate bit rate 2带宽:数据通 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率 3吞吐量: 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4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 7利用率原创 2015-11-30 10:53:10 · 670 阅读 · 0 评论 -
Google Protocol Buffer 的使用和原理
这个另一个介绍版本(转)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gpb/今天来介绍一下“Protocol Buffers ”(以下简称protobuf)这个玩意儿。本来俺在构思“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系列的下一个帖子: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由于里面扯到了protobuf,想想干脆单独开一个帖子算了。 ★protobuf是啥玩意转载 2016-08-19 18:52:24 · 7767 阅读 ·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