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可以继承(实现)多个接口,但是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1.1 接口的规范:接口只能定义静态static final型变量(常量),以及没有实现的方法(方法名,返回类型,参数类型,参数个数)
接口一旦定义好,就不能被修改,叫做“接口不变性”,是为了保护使用该接口的现有系统。当系统的需求改变,需要大幅度改变时,需要创建新的接口。一般在原有的接口名称后面加上2,以表示与现有接口的关系。(这是因为如果改变接口,比如在接口中添加一个新的方法,所有实现它的类都必须实现这个方法。而需求只需要在部分类中实现该方法,那么创建创建一个新的接口,这些部分类实现该接口即可。
接口一般抽象出不相关类的具有相同方法名的方法,这些类与接口不必须有层次关系。
1.2 抽象类规范:可以定义非静态变量,方法可以实现
抽象类抽象出相关类的相关方法,可以实现相关类的相同方法。这些相关类与抽象类有层次关系。
2、什么情况下使用接口,什么情况下使用抽象类?
抽象类体现子类和父类的一种继承关系,即子类与父类有某种层次关系。
接口和抽象类都可以将对象的行为和实现分离。但是 抽象类中可以定义默认行为,即可以有方法的实现。当需要维护这些默认行为,来适应新情况的时候,可以直接修改这些默认行为,比如在方法中添加一个参数。总的来说,当很多方法中要使用同一方法实现时,就可以使用抽象类,这样避免了代码的冗余,有利于维护。而接口更好的将对象的行为和实现分离。
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接口。可以实现多重继承。
总结:接口定义行为,不实现行为,可以多重继承。抽象类可以有默认的行为实现,避免代码重复,以及更好的维护这些代码。在没有默认行为的时候,个人觉得使用接口最佳,可以更方便的扩展。
更多的细节可以看:http://blog.youkuaiyun.com/geekwang/article/details/227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