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本文介绍了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强调其核心思想是寻找高密度区域并考虑类间距离。算法无需预设聚类数量,通过密度函数与距离函数自适应地确定聚类中心。关键参数包括距离函数、密度函数、类间距离函数和γ参数。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选择dc参数,以及如何自动选择中心点数目。通过示例和代码实现展示了算法的运用,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1. 算法简介

  基本思想:聚类中心的周围具有一些列低密度的点,并且它与其它高密度的点具有较大的间距。

The algorithm has its basis in the assumptions that cluster centers are surrounded by neighbors with lower local density and that they are at a relatively large distance from any points with a higher local density.

  与降维算法LDA(线性判别分析)异曲同工之妙,它的降维思想是不同类别之间的类间间距大,同类数据之间类内间距小。算法的聚类中心选取原则如下:

  • 聚类中心处的密度最大
  • 聚类中心间的间距大

  算法通过设计合适的密度函数与距离函数来实现无监督聚类。该算法不需要事先提供聚类中心的个数,能够自适应的选取聚类中心数目。


2. 参数说明及定义

  • 数据维度说明
      定义数据集的维度为 Rmn R m ⋅ n ,其中 m m 为数据集数目, n 为样本特征维度。

  • dij d i j : 距离函数
      衡量样本 xi x i 与样本 xj x j 之间的相似度,样本特征维度假设为 n n 。代码中以欧式距离作为距离函数,其定义如下:

    d i j = k = 0 n ( x k i x k j ) 2

  • 密度函数(local density) p p :文中提供了两种计算方式

     Cut off kerne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